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二苯砷酸概述 | 第10-13页 |
1.1.1 二苯砷酸来源 | 第10-11页 |
1.1.2 二苯砷酸毒性 | 第11-12页 |
1.1.3 二苯砷酸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1.2 二苯砷酸在环境中行为及去除 | 第13-17页 |
1.2.1 二苯砷酸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 第13-14页 |
1.2.2 二苯砷酸在环境中迁移转化 | 第14-15页 |
1.2.3 二苯砷酸的修复 | 第15-17页 |
1.3 有机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第17-19页 |
1.3.1 生物修复 | 第18页 |
1.3.2 物理化学修复 | 第18-19页 |
1.3.3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优缺点 | 第19页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4.2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降解菌RC6b对二苯砷酸降解特性研究 | 第21-34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2.1 供试菌株 | 第21-23页 |
2.2.2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2.2.3 溶液中二苯砷酸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4 降解菌对溶液中二苯砷酸的降解性能 | 第24页 |
2.2.5 环境因素对菌株RC6b降解二苯砷酸的影响研究 | 第24页 |
2.2.6 降解产物的鉴定 | 第24-25页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2.3.1 溶液中二苯砷酸降解动态 | 第25-26页 |
2.3.2 环境因素对菌株RC6b降解二苯砷酸效果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3 二苯砷酸降解产物及途径推断 | 第29-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降解菌RC6b对二苯砷酸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3.2.1 供试材料 | 第34-35页 |
3.2.2 降解菌对土壤中二苯砷酸降解研究 | 第35-36页 |
3.2.3 土壤中二苯砷酸的测定 | 第36页 |
3.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36页 |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3.2.6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3.3.1 土壤中二苯砷酸浓度变化 | 第38-39页 |
3.3.2 修复过程中土壤酶活的变化 | 第39-40页 |
3.3.3 修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 | 第40-42页 |
3.3.4 修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蜈蚣草对溶液中二苯砷酸的吸收转化作用 | 第45-54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4.2.1 供试材料 | 第45-46页 |
4.2.2 蜈蚣草中二苯砷酸的测定 | 第46页 |
4.2.3 蜈蚣草中砷形态的测定 | 第46页 |
4.2.4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4.3.1 蜈蚣草体内二苯砷酸的测定方法 | 第47-49页 |
4.3.2 溶液中二苯砷酸浓度的变化 | 第49-50页 |
4.3.3 蜈蚣草根、茎、叶中二苯砷酸和总砷的变化 | 第50-51页 |
4.3.4 蜈蚣草根、茎、叶中砷形态的变化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二苯砷酸污染土壤的降解菌RC6b-蜈蚣草联合修复 | 第54-65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5.2.1 供试材料 | 第54-55页 |
5.2.2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5.2.3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55页 |
5.2.4 土壤和蜈蚣草中二苯砷酸的测定 | 第55-56页 |
5.2.5 蜈蚣草中总砷的测定 | 第56页 |
5.2.6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56页 |
5.2.7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测定 | 第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5.3.1 蜈蚣草生物量 | 第56页 |
5.3.2 土壤中二苯砷酸浓度的变化 | 第56-58页 |
5.3.3 蜈蚣草中二苯砷酸和总砷含量 | 第58-60页 |
5.3.4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60-62页 |
5.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第65-68页 |
6.1 总讨论 | 第65-66页 |
6.1.1 二苯砷酸在土壤中的迁移风险及修复技术 | 第65页 |
6.1.2 微生物-超富集植物在二苯砷酸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前景 | 第65-66页 |
6.2 总结论 | 第66-67页 |
6.3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67页 |
6.3.1 研究创新点 | 第67页 |
6.3.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7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