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磷矿资源供需预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问题提出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文献综述第17-21页
        1.3.1 磷矿资源的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2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综述第18-20页
        1.3.3 矿产资源影响因素综述第20-21页
        1.3.4 文献评述第21页
    1.4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第21-22页
        1.4.1 研究思路第21-22页
        1.4.2 章节安排第22页
    1.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6 论文难点和重点第23-24页
第2章 利用现状分析及相关理论研究第24-41页
    2.1 世界磷矿产资源特征分析第24-27页
    2.2 我国磷矿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27-32页
        2.2.1 我国磷矿资源矿床类型及分布第27-28页
        2.2.2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第28-30页
        2.2.3 我国磷矿资源进出口及价格情况第30-32页
    2.3 供求预测理论及方法第32-40页
        2.3.1 灰色关联理论及方法第32-34页
        2.3.2 灰色预测理论及方法第34-36页
        2.3.3 趋势外推理论及方法第36页
        2.3.4 灰色神经网络理论及方法第36-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影响我国磷矿资源供求因素分析第41-55页
    3.1 影响磷矿资源供求因素的选取原则第41-42页
    3.2 磷矿资源供给影响因素分析第42-45页
        3.2.1 宏观政策第42页
        3.2.2 资源禀赋第42-43页
        3.2.3 技术进步第43-44页
        3.2.4 生产建设第44-45页
    3.3 影响磷矿石的需求因素分析第45-54页
        3.3.1 经济指标第45-47页
        3.3.2 资源指标第47-49页
        3.3.3 消耗指标第49-51页
        3.3.4 灰色关联确定影响需求的主要指标第51-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基于组合模型的磷矿资源供给预测第55-67页
    4.1 我国磷矿资源的供求现状第55-57页
    4.2 方法的适用性第57页
    4.3 基于组合模型的磷矿资源供给量预测第57-65页
        4.3.1 磷矿资源生产量的GM(1,1)模型预测第57-60页
        4.3.2 磷矿资源生产量趋势外推模型预测第60-62页
        4.3.3 磷矿资源生产量的组合模型预测第62-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磷矿资源需求量预测第67-76页
    5.1 方法的适用性第67-68页
    5.2 磷矿资源需求量灰色神经网络预测第68-75页
        5.2.1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第68-69页
        5.2.2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第69-74页
        5.2.3 灰色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第74-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结果分析及建议第76-82页
    6.1 模型结果分析第76-77页
    6.2 我国磷矿资源的相关性分析第77-79页
        6.2.1 我国磷矿资源储产比分析第77-78页
        6.2.2 我国磷矿资源对外依存度分析第78页
        6.2.3 产业链下游产业分析第78-79页
    6.3 加强我国磷矿资源保障建议第79-81页
        6.3.1 从磷矿产能过剩的角度提出建议第80页
        6.3.2 从长期磷矿资源可持续角度提出建议第80-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7.1 本文结论第82-83页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部分程序源代码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地语俗谚与印度文化
下一篇:成都市网球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及对高校网球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