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动车组减速度设计方法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17页
    1.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2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第17-24页
    2.1 CRH380B型动车组简介第17页
    2.2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简介第17页
    2.3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模式第17-19页
        2.3.1 常用制动第17-18页
        2.3.2 紧急制动第18-19页
    2.4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第19-23页
        2.4.1 风源装置第20页
        2.4.2 制动控制装置第20页
        2.4.3 空气防滑装置第20-21页
        2.4.4 基础制动装置第21-22页
        2.4.5 撒砂装置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CRH380B型动车组紧急制动减速度设计第24-40页
    3.1 CRH380B型动车组紧急制动减速度第24-25页
    3.2 CRH380B型动车组基本阻力第25-27页
    3.3 CRH380B型动车组电制动力第27-28页
    3.4 CRH380B型动车组空气制动计算第28-32页
        3.4.1 制动缸压力第28-29页
        3.4.2 制动缸作用于闸片的力第29-30页
        3.4.3 制动闸片压力第30页
        3.4.4 每轴闸片压力第30页
        3.4.5 每轴产生的制动力第30-31页
        3.4.6 每轴的轮轨间作用力第31-32页
    3.5 列车减速度的计算第32-35页
        3.5.1 制动减速度计算第32-33页
        3.5.2 牵引阻力减速度计算第33页
        3.5.3 空气制动和牵引阻力产生的减速度计算第33-34页
        3.5.4 空电复合制动和牵引阻力产生的减速度计算第34-35页
    3.6 制动距离计算第35-38页
        3.6.1 制动空隙时间行走距离第35-36页
        3.6.2 纯空气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第36页
        3.6.3 纯空气制动时的理论平均制动减速度第36-37页
        3.6.4 空电复合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第37页
        3.6.5 空电复合制动时的理论平均制动减速度第37-38页
    3.7 减速度设计其余影响因素第38-39页
        3.7.1 制动距离安全余量的考虑第38页
        3.7.2 ATP控制的考虑第38-39页
    3.8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改善轮轨粘着的方式第40-42页
    4.1 增加研磨块第40页
    4.2 撒砂第40-42页
5 其他非粘着制动方式第42-44页
    5.1 磁轨制动第42页
    5.2 轨道涡流制动第42-44页
6 CRH380B型动车组减速度实际应用情况第44-46页
7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1页
详细摘要第5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apidIO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摄影测量的板类件孔位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