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现代有轨电车特性分析及运行分析 | 第16-34页 |
2.1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技术特征 | 第16-18页 |
2.2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模式研究 | 第18-23页 |
2.2.1 有轨电车线路运行状态 | 第18-19页 |
2.2.2 有轨电车运营调度规律 | 第19页 |
2.2.3 有轨电车不同路权运行状况 | 第19-20页 |
2.2.4 站点设置 | 第20-23页 |
2.3 现代有轨电车平交路口运行规律研究 | 第23-30页 |
2.3.1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冲突分析 | 第23-27页 |
2.3.2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通过距离 | 第27-28页 |
2.3.3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安全通过时间 | 第28-30页 |
2.4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对干线交通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 现代有轨电车实时定位技术 | 第31页 |
2.6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控制系统设计 | 第31-33页 |
2.7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优先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45页 |
3.1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原则 | 第34-35页 |
3.2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方式 | 第35-38页 |
3.2.1 被动优先 | 第35-36页 |
3.2.2 主动优先 | 第36-37页 |
3.2.3 线协调优先 | 第37-38页 |
3.2.4 多线路优先策略 | 第38页 |
3.3 现代有轨电车主动信号优先控制流程 | 第38-41页 |
3.4 信号优先优先级与多请求处理 | 第41页 |
3.5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优化控制模型 | 第41-44页 |
3.5.1 现代有轨电车到达停车线时刻划分 | 第41-43页 |
3.5.2 典型四相位交叉路口绿灯优先模型 | 第43-44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现代有轨电车协同优先控制方法 | 第45-55页 |
4.1 非电车相位稳定的交通信号协同优先控制方法研究 | 第45-48页 |
4.1.1 稳态理论—低饱和交通状态下的信号控制理论 | 第46页 |
4.1.2 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 | 第46-48页 |
4.2 基于实时列车定位的到达停车线时间预测 | 第48-51页 |
4.2.1 列车到达时间预测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4.2.2 列车站点停留模型(DTM) | 第49-50页 |
4.2.3 路段旅行时间预测模型(RTM) | 第50-51页 |
4.3 中心方案形成式方式调整相位差 | 第51-55页 |
第五章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仿真验证 | 第55-63页 |
5.1 仿真案例 | 第55-59页 |
5.2 有轨电车信号优先结果评价 | 第59-62页 |
5.2.1 协同优先控制策略对有轨电车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59页 |
5.2.2 协同优先控制策略对社会车辆的影响 | 第59-61页 |
5.2.3 协同优先控制策略对相交主干路交通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