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银行住宅信贷与住宅价格相互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页 |
2 住宅市场分析 | 第13-28页 |
2.1 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7页 |
2.1.1 需求角度分析 | 第14-15页 |
2.1.2 供给角度分析 | 第15-16页 |
2.1.3 其他因素分析 | 第16-17页 |
2.2 北京市住宅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8页 |
2.2.1 宏观发展“新常态” | 第17-18页 |
2.2.2 地价高涨成交缩减 | 第18-19页 |
2.2.3 住宅用地量跌价涨 | 第19-21页 |
2.2.4 供给波动待售增加 | 第21-23页 |
2.2.5 成交面积逐步下跌 | 第23-25页 |
2.2.6 调控失效价格走高 | 第25-28页 |
3 住宅信贷市场分析 | 第28-37页 |
3.1 我国住宅信贷发展历程 | 第28-31页 |
3.1.1 1993年-1997年:萌芽阶段 | 第29页 |
3.1.2 1998年-2002年:成长阶段 | 第29-30页 |
3.1.3 2003年-2007年:发展阶段 | 第30页 |
3.1.4 2008年-至今:调整阶段 | 第30-31页 |
3.2 住宅信贷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3.2.1 违约风险 | 第31-32页 |
3.2.2 政策性风险 | 第32页 |
3.2.3 操作风险 | 第32-33页 |
3.3 北京市住宅信贷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37页 |
3.3.1 房企开发贷款余量稳增 | 第34-36页 |
3.3.2 个人购房贷款余额提升 | 第36-37页 |
4 北京住宅信贷与住宅价格相互关系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4.1 变量选取 | 第37-38页 |
4.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38页 |
4.3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38-46页 |
4.3.1 两阶段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4.3.2 两阶段协整检验对比分析 | 第40页 |
4.3.3 两阶段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4.3.4 两阶段脉冲响应对比分析 | 第42-46页 |
4.4 结论分析 | 第46-47页 |
5 完善北京市住宅市场发展的建议 | 第47-49页 |
5.1 深化土地改革 | 第48页 |
5.2 调结构促需求 | 第48-49页 |
5.3 加大财政支持 | 第49页 |
6 完善北京市住宅信贷市场发展的建议 | 第49-54页 |
6.1 对监管者的建议 | 第49-51页 |
6.1.1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 | 第49-50页 |
6.1.2 严格审贷控制风险 | 第50-51页 |
6.1.3 拓宽渠道促进多元 | 第51页 |
6.2 对银行业的建议 | 第51-54页 |
6.2.1 关注政策调整结构 | 第51-52页 |
6.2.2 完善体制健全内控 | 第52页 |
6.2.3 适度创新增强风控 | 第52-53页 |
6.2.4 完善征信健全预警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附录A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