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2.1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6-18页 |
2.1.1 古典集聚理论 | 第16页 |
2.1.2 新古典集聚理论 | 第16-17页 |
2.1.3 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理论 | 第17页 |
2.1.4 现代集聚理论 | 第17-18页 |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2.2.1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第18页 |
2.2.2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2.3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 第19-23页 |
2.3.1 劳动力流动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20页 |
2.3.2 物质资本流动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20-21页 |
2.3.3 知识溢出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东北东部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23-39页 |
3.1 东北东部区域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3.1.1 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 | 第23-24页 |
3.1.2 产业集聚的测度结果 | 第24-33页 |
3.2 东北东部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33-39页 |
3.2.1 经济增长规模 | 第33-34页 |
3.2.2 经济增长速度 | 第34-36页 |
3.2.3 经济增长效益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东北东部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9-47页 |
4.1 计量模型设定 | 第39页 |
4.2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 第39-41页 |
4.2.1 变量定义 | 第39-40页 |
4.2.2 数据说明 | 第40-41页 |
4.3 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4.3.1 单位根检验 | 第41-43页 |
4.3.2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 第43-47页 |
第五章 东北东部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1 促进产业协调集聚,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 第47页 |
5.2 建立现代产业集聚,形成上下游互动机制 | 第47-48页 |
5.3 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大东北东部区域教育投入 | 第48页 |
5.4 促进投资有效性,保障区域发展可持续 | 第48页 |
5.5 明确地区功能定位,注重产业集聚多重效应 | 第48-49页 |
5.6 降低地区交易成本,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