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常见术语字母缩写 | 第8-9页 |
绪论 | 第9-28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四、结构安排 | 第26-28页 |
第一章 解释框架——认知不对称的战略互动 | 第28-67页 |
第一节 战略互动与博弈:基本概念界定 | 第28-37页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不对称冲突”理论 | 第37-51页 |
第三节 国家间认知不对称的战略互动分析——一种解释框架 | 第5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的“选择接触”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67-95页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1993-2001) | 第67-76页 |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的“选择接触”战略分析 | 第76-89页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第89-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三章 布什政府的“鹰派接触”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95-119页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2001-2009) | 第95-103页 |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的“鹰派接触”战略分析 | 第103-113页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第113-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忍耐”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119-145页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2009-2015) | 第119-127页 |
第二节 奥巴马的“战略忍耐”实施分析 | 第127-140页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第140-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结论 | 第145-152页 |
一、案例总结:不对称互动与政策失灵 | 第145-148页 |
二、研究价值:理论进步与政策建议 | 第148-150页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150-152页 |
附录:关于朝核问题的朝美互动时间线 | 第152-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17页 |
致谢 | 第217-219页 |
附件 | 第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