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2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9-10页 |
(二)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鉴定方式的选择困境 | 第10页 |
2.案件认定依据的准确性危机 | 第10-12页 |
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概述 | 第12-22页 |
(一)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相关概念 | 第12-18页 |
1.医疗损害 | 第13-14页 |
2.医疗损害司法鉴定 | 第14-15页 |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第15-18页 |
(二)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特征 | 第18-22页 |
1.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特征概述 | 第18-20页 |
2.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不同 | 第20-22页 |
三、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历史沿革 | 第22-27页 |
(一) 国外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历史沿革 | 第22-25页 |
1.英美法系 | 第22-23页 |
2.大陆法系 | 第23-25页 |
(二) 国内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历史沿革 | 第25-27页 |
1.萌芽阶段 | 第25页 |
2.发展阶段 | 第25-27页 |
四、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存在问题 | 第27-33页 |
(一) 鉴定模式有待重塑 | 第27-28页 |
1.两种鉴定模式冲突不断 | 第27页 |
2.现行鉴定模式自身制约 | 第27-28页 |
(二) 鉴定主体有待明确 | 第28-30页 |
1.鉴定机构及管理机制 | 第28-29页 |
2.鉴定人员 | 第29-30页 |
(三) 鉴定过程 | 第30-33页 |
1.病例材料的真实性反思 | 第30-31页 |
2.鉴定意见的规范性反思 | 第31页 |
3.鉴定标准的明确性反思 | 第31-33页 |
五、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之完善对策 | 第33-39页 |
(一) 整合医疗鉴定机制 | 第33-34页 |
1.统一医疗鉴定模式 | 第33页 |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二) 加强鉴定主体管理 | 第34-35页 |
1.建立独立的鉴定机构,完善监督体制 | 第34页 |
2.完善鉴定人员准入机制和错鉴追责制,适当引入专家辅助人 | 第34-35页 |
(三) 严格把控鉴定过程 | 第35-39页 |
1.提高鉴定结论认同率,规范鉴定材料审查 | 第35-37页 |
2.规范鉴定意见书 | 第37页 |
3.因地制宜,统一鉴定标准 | 第37-39页 |
六、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