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5.2 数量研究法 | 第14页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1 残疾儿童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残疾儿童教育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3 教育保障的界定 | 第16页 |
2.1.4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界定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公民权利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页 |
2.2.3 福利多元主义 | 第17-18页 |
2.3 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 第18-19页 |
3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历史进展及现状 | 第19-33页 |
3.1 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历史进展 | 第19-22页 |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整合发展阶段(1949年-1977年) | 第19-20页 |
3.1.2 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1989年) | 第20-21页 |
3.1.3 完善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 第21-22页 |
3.2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 | 第22-23页 |
3.3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现状 | 第23-33页 |
3.3.1 立法保障现状 | 第24页 |
3.3.2 资金保障现状 | 第24-28页 |
3.3.3 学校建设现状 | 第28-31页 |
3.3.4 师资建设状况 | 第31-33页 |
4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3页 |
4.1 立法保障不完善 | 第33-34页 |
4.1.1 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律,立法层次低 | 第33页 |
4.1.2 法律的强制性差,具体操作无法可依 | 第33-34页 |
4.1.3 缺乏对家长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 第34页 |
4.2 资金保障缺乏 | 第34-38页 |
4.2.1 特殊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 第35-36页 |
4.2.2 经费投入地区和城乡差异显著, | 第36-38页 |
4.2.3 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支出相对不足,结构仍需完善 | 第38页 |
4.2.4 特殊教育的经费管理存在问题 | 第38页 |
4.3 学校建设不足 | 第38-41页 |
4.3.1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不足 | 第38-39页 |
4.3.2 特殊教育学校少,地区间、城乡间发展不均衡 | 第39-40页 |
4.3.3 办学条件地区差异较大 | 第40-41页 |
4.4 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 | 第41-43页 |
4.4.1 生师比大,师资不足 | 第41页 |
4.4.2 教师质量待提高 | 第41-43页 |
5 完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对策 | 第43-47页 |
5.1 加强法律建设,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 第43-44页 |
5.1.1 提高立法层次,出台专门法律 | 第43页 |
5.1.2 明确相关标准,使操作有法可依 | 第43页 |
5.1.3 在法律中明确家长的权利义务 | 第43-44页 |
5.2 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完善资金保障措施 | 第44-45页 |
5.2.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特殊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 第44页 |
5.2.2 建立均衡的经费投入机制和支出机制 | 第44-45页 |
5.2.3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审计和监督 | 第45页 |
5.3 加强学校建设,满足就学需求 | 第45-46页 |
5.3.1 完善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 第45页 |
5.3.2 增加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学校设施 | 第45-46页 |
5.4 注重师资培养,提高教师质量 | 第46-47页 |
6 结论 | 第47-48页 |
6.1 创新之处 | 第47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研究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