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 | 第5-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1-16页 |
| 1. 肝衰竭分类 | 第11页 |
| 2. 慢加急性肝衰竭 | 第11-16页 |
| 2.1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 | 第11-12页 |
| 2.2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 2.3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 第13-14页 |
| 2.4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判断 | 第14-1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6-19页 |
| 1.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2.基础治疗 | 第16页 |
| 3.观察指标 | 第16页 |
| 4.评分计算 | 第16-17页 |
| 5.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6.统计学处理 | 第17-19页 |
| 结果 | 第19-27页 |
| 1.病因特征 | 第19页 |
| 2 ACLF 的预后危险因素 | 第19-22页 |
| 2.1 临床指标基线特征对比 | 第19-20页 |
| 2.2 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并发症 | 第20-21页 |
| 2.3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 | 第21页 |
| 2.4 慢加急性肝衰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1-22页 |
| 3.预后评分与病情转归的相关性 | 第22-25页 |
| 3.1 自设预后评分模型 | 第22页 |
| 3.2 CTP、MELD、MELD-Na、自设评分的区段对比 | 第22-23页 |
| 3.3 ROC曲线的绘制 | 第23-25页 |
| 4.人工肝治疗与疾病转归 | 第25-27页 |
| 4.1 人工肝治疗转归 | 第25页 |
| 4.2 人工肝治疗后TBil的动态变化与疾病转归 | 第25-27页 |
| 讨论 | 第27-33页 |
| 1. 病因特征 | 第27页 |
| 2. ACLF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 3. 病情转归与预后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 4. 人工肝治疗与疾病转归 | 第31-32页 |
| 5. 不足与展望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 综述 | 第4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