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的研究 | 第12-15页 |
1.2.2 栽培方式与紫花苜蓿产量的关系 | 第15-17页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20-21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20-21页 |
2.1.3 土壤类型 | 第21页 |
2.2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2.1 试验一:不同种植密度下紫花苜蓿牧草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2.2.2 试验二: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牧草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 | 第22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2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6页 |
3.1 不同种植密度下紫花苜蓿牧草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 | 第24-37页 |
3.1.1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单枝重 | 第24-27页 |
3.1.2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的分枝数、节间数和茎粗 | 第27-30页 |
3.1.3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的茎叶比和鲜干比 | 第30-33页 |
3.1.4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牧草产量的比较分析 | 第33页 |
3.1.5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牧草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33-37页 |
3.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牧草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 | 第37-56页 |
3.2.1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单枝重 | 第37-41页 |
3.2.2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的分枝数、节间数和茎粗 | 第41-46页 |
3.2.3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的茎叶比和鲜干比 | 第46-49页 |
3.2.4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牧草产量的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3.2.5 两种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牧草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50-56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6-60页 |
4.1 讨论 | 第56-58页 |
4.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紫花苜蓿牧草产量的影响 | 第56页 |
4.1.2 不同种植密度对紫花苜蓿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56-57页 |
4.1.3 不同种植密度下紫花苜蓿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57页 |
4.1.4 不同土壤条件对20个品种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4.1.5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58页 |
4.2 结论 | 第58-60页 |
4.2.1 不同种植密度下紫花苜蓿的牧草产量构成因子 | 第58-59页 |
4.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牧草产量构成因子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