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耐烧蚀材料的防热机理与发展现状 | 第12-23页 |
1.2.1 难熔金属材料与钨渗铜材料 | 第16-17页 |
1.2.2 陶瓷基复合材料 | 第17-19页 |
1.2.3 树脂基烧蚀材料 | 第19-20页 |
1.2.4 石墨材料与C/C复合材料 | 第20-23页 |
1.2.5 耗散防热复合材料 | 第23页 |
1.3 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3.1 耗散防热材料抗氧化机理研究 | 第24-25页 |
1.3.2 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第2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7-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2.1.1 复合材料材料基体材料的选择 | 第27-28页 |
2.1.2 耗散剂选择与设计 | 第28页 |
2.2 材料制备方法 | 第28-30页 |
2.2.1 高熔点合金加入方法 | 第28-29页 |
2.2.2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选择 | 第29-30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30-35页 |
2.3.1 材料烧蚀性能测试方法 | 第30-32页 |
2.3.2 材料孔隙率与致密度测试方法 | 第32页 |
2.3.3 材料显微组织及物相分析 | 第32页 |
2.3.4 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组织分析 | 第32-33页 |
2.3.5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3页 |
2.3.6 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第3章 Al25Si-xMo/(C/C)复合材料制备与组织分析 | 第35-55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基本C/C复合材料优选 | 第35-42页 |
3.2.1 密度、孔隙率及显微组织观察 | 第37-38页 |
3.2.2 基体石墨化度与物相分析 | 第38-40页 |
3.2.3 基体耐烧蚀性能测试 | 第40-42页 |
3.3 耗散剂设计 | 第42-45页 |
3.4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C/C-MoX预制体 | 第45-49页 |
3.4.1 浸渍过程物理化学变化 | 第45页 |
3.4.2 浸渍工艺优化探究 | 第45-49页 |
3.5 ASM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制备 | 第49-50页 |
3.6 ASM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微观组织观察 | 第50-51页 |
3.7 ASM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物相与元素分析 | 第51-52页 |
3.8 复合材料界面影响评价 | 第52-5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Al25Si-xMo/(C/C)复合材料基础性能研究 | 第55-62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ASM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55-59页 |
4.2.1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 第55-57页 |
4.2.2 复合材料压缩性能 | 第57-58页 |
4.2.3 复合材料弹性模量 | 第58-59页 |
4.3 ASM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研究 | 第59页 |
4.3.1 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研究 | 第59页 |
4.4 ASM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研究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Al25Si-xMo/(C/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烧蚀行为与机理研究 | 第62-79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复合材料烧蚀过程与性能测试 | 第62-67页 |
5.2.1 复合材料烧蚀过程研究 | 第62-65页 |
5.2.2 复合材料线烧蚀与质量烧蚀 | 第65-67页 |
5.3 表面烧蚀行为及组织演化 | 第67-74页 |
5.4 体积烧蚀行为及组织演化 | 第74-75页 |
5.5 Mo元素对复合材料烧蚀影响分析 | 第75-78页 |
5.5.1 复合材料烧蚀物理过程研究 | 第76-77页 |
5.5.2 复合材料烧蚀化学烧蚀过程研究 | 第77-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