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5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启动子相关识别软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多细胞系基因表达研究 | 第19-30页 |
2.1 前言 | 第19页 |
2.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第19-24页 |
2.3 多细胞系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2.4 基因表达水平与转录起始位点之间距离的关系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新一代测序数据启动子类型识别 | 第30-39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第30-33页 |
3.3 多细胞系启动子类型识别 | 第33-38页 |
3.3.1 基于RNA聚合酶II测序数据的启动子类型识别 | 第33-34页 |
3.3.2 基于隐式马尔科夫模型的启动子类型识别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机器学习方法在启动子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 第39-49页 |
4.1 前言 | 第39-40页 |
4.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第40-41页 |
4.3 组蛋白修饰特征 | 第41-43页 |
4.4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启动子类型识别预测 | 第43-48页 |
4.4.1 支持向量机简述 | 第44页 |
4.4.2 随机森林简述 | 第44页 |
4.4.3 基于组蛋白修饰特征的启动子类型识别预测 | 第44-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