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创新点第10-13页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1页
        1.2.2 技术路线第11-12页
        1.2.3 研究内容第12页
        1.2.4 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关系及研究现状第13-22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3-15页
        2.1.1 土地财政第13页
        2.1.2 代偿第13-14页
        2.1.3 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第14-15页
        2.1.4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第15页
    2.2 基本关系梳理第15-18页
        2.2.1 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第15-16页
        2.2.2 城镇化与地方政府融资关系第16-18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2.3.3 综合述评第21-22页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测算第22-30页
    3.1 新型城镇化中的资金需求预测第22-25页
        3.1.1 政府投资需求测算第22-24页
        3.1.2 外商投资需求测算第24页
        3.1.3 社会投资需求测算第24页
        3.1.4 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总需求测算第24-25页
    3.2 新型城镇化中的资金供给预测第25-28页
        3.2.1 国家预算内资金供给能力测算第25页
        3.2.2 银行信贷资金供给能力测算第25-26页
        3.2.3 利用外资资金供给能力测算第26-27页
        3.2.4 自筹资金供给能力测算第27-28页
        3.2.5 其他资金供给能力测算第28页
        3.2.6 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总供给能力测算第28页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分析第28-30页
第四章 当前我国土地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第30-43页
    4.1 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分析第30-37页
        4.1.1 土地财政收入第30-35页
        4.1.2 土地财政支出第35-37页
    4.2 土地财政的风险性分析第37-43页
        4.2.1 政治风险第38-39页
        4.2.2 财政风险第39-40页
        4.2.3 金融风险第40-41页
        4.2.4 产业风险第41页
        4.2.5 社会风险第41-42页
        4.2.6 生态风险第42页
        4.2.7 代际风险第42-43页
第五章 国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代偿模式借鉴第43-55页
    5.1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政债券模式第43-44页
    5.2 以英国为代表的PPP/PFI模式第44-45页
    5.3 以德国为代表的融资租赁模式第45页
    5.4 以韩国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模式第45-47页
    5.5 借鉴经合组织城镇化投融资模式第47-51页
    5.6 发达国家城镇化投融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51-55页
第六章 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第55-76页
    6.1 目标模式:政府引导型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第55-66页
        6.1.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第55-57页
        6.1.2 创新和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第57-66页
    6.2 路径选择:善用经营城市理念的融资路径第66-73页
        6.2.1 善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第66-68页
        6.2.2 三大类项目的融资路径第68-70页
        6.2.3 六分类城镇化的融资路径选择第70-73页
    6.3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第73-76页
        6.3.1 推进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和融资制度改革第73-74页
        6.3.2 构建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第74页
        6.3.3 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税收性土地财政体系第74-75页
        6.3.4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政府财税体制第75页
        6.3.5 建立以增强公民福利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第75-76页
第七章 结语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章程董事选任限制条款效力研究
下一篇:东北传统民居火炕内烟气的流动换热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