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公共环境事件问题突出 | 第12页 |
1.1.2 环境新闻学研究升温 | 第12-13页 |
1.2 风险传播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风险传播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风险传播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3.1 风险社会 | 第17-19页 |
1.3.2 风险传播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20-2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2 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1.4.3 研究范围 | 第22-23页 |
1.4.4 基本思路与样本界定 | 第23-25页 |
第2章 微博在风险社会中的表现 | 第25-29页 |
2.1 我国微博使用情况概述 | 第26-27页 |
2.2 微博时代的传播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媒体官微的风险话语和传播主题类型研究 | 第29-47页 |
3.1 类目建构 | 第29-30页 |
3.2 媒体官微的公共环境事件报道概述 | 第30-36页 |
3.2.1 峰值分布 | 第30-31页 |
3.2.2 体裁分析 | 第31-32页 |
3.2.3 关注度分析 | 第32-33页 |
3.2.4 地域分布 | 第33页 |
3.2.5 报道形式分析 | 第33-35页 |
3.2.6 报道议题分析 | 第35-36页 |
3.3 媒体官微的风险话语研究 | 第36-39页 |
3.4 媒体官微的风险传播主题类型研究 | 第39-47页 |
第4章 媒体官微风险传播策略分析——以雾霾报道为例 | 第47-52页 |
4.1 媒体官微对2013年雾霾报道情况概述 | 第47-49页 |
4.2 媒体官微在2013雾霾事件中的传播策略分析 | 第49-52页 |
4.2.1 博取受众信任 | 第49-50页 |
4.2.2 构建对话平台,促进平等 | 第50页 |
4.2.3 结合知识与风险传播,教育受众 | 第50页 |
4.2.4 大肆宣传治理举措,稳定民心 | 第50-52页 |
第5章 媒体官微风险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52-56页 |
5.1 媒体官微风险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5.1.1 媒体利用风险事件扩大风险波及 | 第52页 |
5.1.2 风险定义者过度依赖权威人士造成受众反感 | 第52-53页 |
5.1.3 过度放大公共环境风险危害 | 第53页 |
5.1.4 缺乏深度报道 | 第53页 |
5.1.5 缺乏追踪报道 | 第53-54页 |
5.2 媒体官微风险传播中的对策 | 第54-56页 |
5.2.1 传播责任 | 第54-55页 |
5.2.2 监督责任 | 第55页 |
5.2.3 效能责任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