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铝合金常用复合焊接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激光复合焊 | 第12-13页 |
1.2.2 TIG-MIG复合焊 | 第13-14页 |
1.2.3 等离子-MIG复合焊 | 第14-15页 |
1.3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9-32页 |
2.1 试验材料与焊接设备 | 第19-23页 |
2.1.1 母材 | 第19页 |
2.1.2 焊丝 | 第19-20页 |
2.1.3 焊接设备 | 第20-23页 |
2.2 测试方法 | 第23-28页 |
2.2.1 试验材料焊前处理 | 第23-24页 |
2.2.2 接头无损检测 | 第24-26页 |
2.2.3 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2.2.4 接头金相组织观察 | 第28页 |
2.3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28-32页 |
2.3.1 SYSWELD自带的热源模型 | 第28-30页 |
2.3.2 SYSWELD数值模拟基本工作流程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中厚板铝合金等离子-MIG复合焊接 | 第32-41页 |
3.1 主要焊接工艺参数对铝合金焊缝成形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1 焊接速度对焊缝形貌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2 MIG电流对焊缝形貌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3 等离子电流对焊缝形貌的影响 | 第34页 |
3.2 16mm对接接头等离子-MIG复合焊接工艺 | 第34-37页 |
3.2.1 焊缝宏观形貌 | 第35-36页 |
3.2.2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 第36-37页 |
3.3 20mm对接接头等离子-MIG复合焊接工艺 | 第37-40页 |
3.3.1 焊缝宏观形貌 | 第38-39页 |
3.3.2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等离子-MIG复合焊接接头性能与组织分析 | 第41-53页 |
4.1 平板对接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常规性能与组织分析 | 第41-45页 |
4.1.1 常规力学性能试验 | 第41-43页 |
4.1.2 焊接接头组织观测 | 第43-45页 |
4.2 平板对接6005铝合金焊接接头常规性能与组织分析 | 第45-49页 |
4.2.1 常规力学性能试验 | 第45-47页 |
4.2.2 焊接接头组织观测 | 第47-49页 |
4.3 6005铝合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试验 | 第49-51页 |
4.3.1 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 | 第50页 |
4.3.2 接头残余应力分布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6005铝合金等离子-MIG复合焊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53-60页 |
5.1 焊接热过程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3-54页 |
5.2 工件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相关参数 | 第54-55页 |
5.3 复合热源模型的选取 | 第55页 |
5.4 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 | 第55-59页 |
5.4.1 焊接温度场分布特征 | 第55-57页 |
5.4.2 典型节点的热循环 | 第57-58页 |
5.4.3 焊接速度和等离子电流对模拟温度场的影响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