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供电分局需求侧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进程 | 第13-15页 |
1.2.1 美国 | 第13页 |
1.2.2 其它有关国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情况 | 第14-15页 |
1.3 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 第15-22页 |
1.3.1 综合资源规划与电力需求侧管理 | 第15-16页 |
1.3.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3.2.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 负荷管理 | 第16-17页 |
(2)能效管理 | 第17-18页 |
1.3.2.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1.3.3 需求侧资源的分类 | 第19-22页 |
1.3.3.1 照明设备EPP | 第20页 |
1.3.3.2 高效家电EPP | 第20页 |
1.3.3.3 移峰设备EPP | 第20-21页 |
1.3.3.4 节能变压器EPP | 第21页 |
1.3.3.5 可中断设备EPP | 第21-22页 |
1.3.3.6 电机及调速设备EPP | 第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2-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长安镇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7页 |
2.1 长安镇人文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2.2 长安镇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 | 第26-33页 |
2.2.1 电力供应与需求 | 第26-30页 |
2.2.2 现有的需求侧管理手段 | 第30-33页 |
2.2.2.1 负荷管理 | 第30-32页 |
2.2.2.2 能效管理 | 第32页 |
2.2.2.3 宣传引导 | 第32-33页 |
2.3 长安镇电力能耗水平 | 第33-35页 |
2.4 长安镇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长安镇电力需求侧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第37-42页 |
3.1 产业结构及发展沿革 | 第37页 |
3.2 电力供应与电网结构 | 第37-39页 |
3.3 市场化调节手段 | 第39-40页 |
3.4 人才队伍建设与宣传引导 | 第40-41页 |
3.5 宏观环境保障 | 第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长安镇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与策略 | 第42-50页 |
4.1 长安镇开展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愿景 | 第42-43页 |
4.2 长安镇开展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定位 | 第43-44页 |
4.3 长安镇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 | 第44-49页 |
4.3.1 照明设备EPP | 第44页 |
4.3.2 高效家电EPP | 第44-45页 |
4.3.3 移峰设备EPP | 第45页 |
4.3.4 节能变压器EPP | 第45-46页 |
4.3.5 可中断设备EPP | 第46页 |
4.3.6 电机及调速设备EPP | 第46页 |
4.3.7 具体案例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长安供电分局需求侧管理策略与措施 | 第50-63页 |
5.1 与政府沟通方面 | 第50-54页 |
5.1.1 有序用电 | 第51页 |
5.1.2 负荷管理 | 第51-52页 |
5.1.3 能效管理 | 第52-53页 |
5.1.4 为开展DSM创造合适环境 | 第53-54页 |
5.1.5 其它方面 | 第54页 |
5.2 与用户沟通方面 | 第54-61页 |
5.2.1 理念宣贯 | 第55-56页 |
5.2.2 政策引导 | 第56-60页 |
5.2.3 咨询服务 | 第60页 |
5.2.4 监督考核 | 第60-61页 |
5.3 与节能服务公司沟通方面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