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问题 概念 方法 | 第9-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 本文争取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三 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一) 制度与制度化 | 第13-14页 |
(二) 原则 | 第14页 |
(三) 民主的集中制 | 第14-15页 |
(四) 关键节点(Critical Junctures)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民主集中制的生成:从集中制到民主的集中制 | 第17-25页 |
(一)民主集中制的原初形态—集中制 | 第17-20页 |
1 集中制:建立强大政党必然抉择 | 第17-18页 |
2 关于集中制的性质及特点几点说明 | 第18-20页 |
(二)关键节点:集中制向民主的集中制转变 | 第20-25页 |
1 短暂的“民主化”政治生态—外部环境 | 第20-21页 |
2 罗莎·卢森堡的批判—重要的理论借鉴 | 第21-25页 |
二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是制度 | 第25-32页 |
(一) 民主集中制的概念 | 第25-26页 |
(二)民主集中制的相关原则及制度 | 第26-30页 |
1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系 | 第26-27页 |
2 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 | 第27-30页 |
(三)民主集中制的内在张力 | 第30-32页 |
三 民主集中制的异化:民主与集中之间的摇摆 | 第32-37页 |
(一)斯大林时期:个人集权制 | 第32-34页 |
(二)戈尔巴乔夫时期:极端民主制 | 第34-37页 |
四 结论与启示 | 第37-43页 |
(一) 结论 | 第37-40页 |
1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的集中制 | 第37-38页 |
2 民主集中制既是原则又是制度 | 第38-39页 |
3 后列宁时期民主集中制发生了异化 | 第39-40页 |
(二) 启示 | 第40-43页 |
1 合宜的民主集中制:民主与集中制之间的平衡 | 第40-41页 |
2 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