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2.1 多孔硅的概述第14-15页
    2.2 多孔硅的形成机理第15-17页
        2.2.1 Beale耗尽层和场强化模型第16页
        2.2.2 载流子扩散限制模型第16页
        2.2.3 量子限制模型第16-17页
    2.3 多孔硅的制备方法第17-21页
        2.3.1 化学腐蚀法第17页
        2.3.2 电化学腐蚀法第17-19页
            2.3.2.1 单槽电化学腐蚀法第18页
            2.3.2.2 双槽电化学腐蚀法第18-19页
            2.3.2.3 脉冲电化学腐蚀法第19页
        2.3.3 光化学腐蚀法第19-20页
        2.3.4 刻蚀法第20页
            2.3.4.1 溅射刻蚀法第20页
            2.3.4.2 气体刻蚀法第20页
            2.3.4.3 蒸汽刻蚀法第20页
        2.3.5 水热腐蚀法第20-21页
        2.3.6 火花腐蚀法第21页
    2.4 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机理第21-24页
        2.4.1 量子限制模型第22页
        2.4.2 硅本征表面态模型第22-23页
        2.4.3 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第23页
        2.4.4 硅-氢键发光模型第23-24页
        2.4.5 硅氧烯发光模型第24页
        2.4.6 缺陷态发光模型第24页
        2.4.7 氢化非晶硅模型第24页
    2.5 多孔硅电化学形成机制第24-25页
    2.6 多孔硅的后处理第25-27页
        2.6.1 氧化处理第26页
        2.6.2 金属钝化处理第26页
        2.6.3 碳膜钝化第26页
        2.6.4 氮钝化第26页
        2.6.5 超临界干燥法第26-27页
        2.6.6 表面化学修饰第27页
    2.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7-28页
    2.8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实验原理与实验过程第30-40页
    3.1 实验概述第30页
    3.2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30-34页
        3.2.1 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制备减反射多孔硅第30-32页
        3.2.2 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发光多孔硅第32-33页
        3.2.3 发光多孔硅颗粒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第33-34页
    3.3 实验设备第34-36页
        3.3.1 电化学多孔硅腐蚀机第34-35页
        3.3.2 快速热处理炉第35-36页
    3.4 测试设备及其原理第36-40页
        3.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6页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第36-37页
        3.4.3 光致荧光光谱仪第37-38页
        3.4.4 太阳能电池I-V测试系统第38-39页
        3.4.5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测试系统第39-40页
第四章 银催化制备减反射多孔硅第40-46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减反射多孔硅的制备与讨论第40-45页
        4.2.1 前言第40-41页
        4.2.2 实验过程第41页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45页
            4.2.3.1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1-43页
            4.2.3.2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3-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电化学腐蚀制备发光多孔硅第46-60页
    5.1 引言第46页
    5.2 恒流法制备发光多孔硅第46-53页
        5.2.1 前言第46页
        5.2.2 实验过程第46-48页
            5.2.2.1 硅片清洗第47页
            5.2.2.2 Al背电极的形成第47页
            5.2.2.3 多孔硅的制备第47-48页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5.2.3.1 腐蚀时间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5.2.3.2 电流密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5.2.3.3 电解液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5.2.3.4 硅衬底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5.3 施加大电流密度制备发光多孔硅第53-57页
        5.3.1 前言第53页
        5.3.2 实验过程第53页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3-57页
            5.3.3.1 不同硅衬底对多孔硅发光性能影响第53-55页
            5.3.3.2 施加大电流密度剥离多孔硅颗粒第55-56页
            5.3.3.3 多孔硅的发光稳定性和时效性研究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六章 多孔硅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第60-68页
    6.1 引言第60-62页
    6.2 多孔硅颗粒的应用与讨论第62-66页
        6.2.1 前言第62页
        6.2.2 实验过程第62-63页
            6.2.2.1 颗粒改性第62-63页
            6.2.2.2 颗粒应用第63页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66页
            6.2.3.1 反射率第63-64页
            6.2.3.2 外量子效率第64-65页
            6.2.3.3 I-V曲线第65-66页
    6.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致谢第78-80页
个人简历第80-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因可靠性分析理论的核电站运行人员人因失误管理分析研究
下一篇:M公司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