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排污水中残余药剂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9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循环水系统简介 | 第9-14页 |
1.2.2 反渗透系统概况 | 第14-17页 |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7页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 | 第19-4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9-20页 |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9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2.1.3 实验水质 | 第19-2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0-48页 |
2.2.1 混凝工艺条件优化 | 第20-25页 |
2.2.2 水质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25-28页 |
2.2.3 水处理药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28-40页 |
2.2.4 药剂对PAC投加量的影响 | 第40-44页 |
2.2.5 砂滤活性炭条件优化 | 第44-45页 |
2.2.6 反渗透工艺条件优化 | 第45-48页 |
2.3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残余药剂对膜用阻垢剂性能的影响 | 第49-61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9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3.2.1 静态影响实验 | 第51-53页 |
3.2.2 垢体微观结构分析 | 第53页 |
3.2.3 单体药剂动态影响实验 | 第53-58页 |
3.2.4 复配药剂动态影响实验 | 第58-59页 |
3.3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残余药剂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 | 第61-7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61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6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1-73页 |
4.2.1 膜静态浸泡试验 | 第61-63页 |
4.2.2 药剂对反渗透膜动态影响试验 | 第63-69页 |
4.2.3 药剂存在条件下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69-73页 |
4.3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