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3 简要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2-3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1.1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执法信息公开的含义 | 第22-23页 |
2.2 公安机关执法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 | 第23-26页 |
2.2.1 向社会公开的执法信息内容 | 第23-24页 |
2.2.2 向特定对象公开的执法信息内容 | 第24-25页 |
2.2.3 网上办事公开的执法信息内容 | 第25-26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2.3.1 阳光政府理论 | 第26-27页 |
2.3.2 法治政府理论 | 第27页 |
2.3.3 责任政府理论 | 第27-28页 |
2.3.4 行政法制监督理论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惠州市公安局执法信息公开的现状 | 第30-57页 |
3.1 惠州市公安局执法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 | 第30-43页 |
3.1.1 建立了信息公开平台对公安部门等信息公开进行监督 | 第30-31页 |
3.1.2 较好的向社会公众公开了执法信息 | 第31-36页 |
3.1.3 向特定对象公开执法信息有了好的发展趋势 | 第36-41页 |
3.1.4 对网上办事公开作了较详细具体的规定 | 第41-43页 |
3.2 惠州市公安局执法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43-51页 |
3.2.1 实行执法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还不健全 | 第43-46页 |
3.2.2 执法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 | 第46-48页 |
3.2.3 执法信息公开在实际履行上还存在不足 | 第48-50页 |
3.2.4 部分执法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有待清理、修改和完善 | 第50页 |
3.2.5 对执法信息公开的监督救济途径缺失 | 第50-51页 |
3.3 惠州市公安局执法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3.3.1 成本较高制约了执法信息的全面公开 | 第51-52页 |
3.3.2 执法信息公开还缺少充分的理论研究支撑 | 第52-53页 |
3.3.3 对执法信息公开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53-54页 |
3.3.4 公安机关执法信息公开还缺乏高层次法律的支持 | 第54-55页 |
3.3.5 对监督救济途径只作了原则规定导致无法具体操作 | 第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警察部门执法信息公开及其经验借鉴 | 第57-66页 |
4.1 国内警察部门执法信息公开及其经验借鉴 | 第57-61页 |
4.1.1 石家庄市公安机关执法信息公开的做法 | 第57-58页 |
4.1.2 香港警务信息公开的做法 | 第58-59页 |
4.1.3 国内警察部门执法信息公开对惠州的经验借鉴 | 第59-61页 |
4.2 国外警察部门执法信息公开及其经验借鉴 | 第61-65页 |
4.2.1 新加坡警察部门的执法信息公开情况 | 第61-63页 |
4.2.2 美国警察部门的执法信息公开情况 | 第63-64页 |
4.2.3 国外警察部门执法信息公开对惠州的经验借鉴 | 第64-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完善惠州市公安局执法信息公开的对策 | 第66-75页 |
5.1 树立执法信息公开的新理念并完善相关政策 | 第66-67页 |
5.1.1 树立执法信息公开的新理念 | 第66-67页 |
5.1.2 完善执法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 | 第67页 |
5.2 构建专职队伍与各部门全员参与相结合的执法信息公开模式 | 第67-68页 |
5.2.1 组建执法信息公开的专职队伍 | 第67-68页 |
5.2.2 明确公安机关各部门参与执法信息公开的主要职责 | 第68页 |
5.3 健全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以夯实实体内容 | 第68-71页 |
5.3.1 将执法信息公开纳入现代警务机制 | 第69页 |
5.3.2 建立突发案件执法信息发布制度 | 第69-70页 |
5.3.3 依法处理好执法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的关系 | 第70-71页 |
5.3.4 明确各类公开事项的公开时限 | 第71页 |
5.4 创新新渠道以提升执法信息公开的效力 | 第71-72页 |
5.4.1 健全执法信息公开的信息化平台 | 第71-72页 |
5.4.2 创新警民互动的执法信息公开新渠道 | 第72页 |
5.5 完善执法信息公开的监督救济途径 | 第72-74页 |
5.5.1 健全执法信息公开的科学评价标准 | 第72-73页 |
5.5.2 完善对执法信息公开进行监督的救济途径 | 第73-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