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轧T91钢棒材孔型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棒材种类和用途 | 第10页 |
1.2 棒材轧制表面缺陷 | 第10-12页 |
1.3 影响棒材质量的因素和解决途径 | 第12-13页 |
1.4 棒材轧制尺寸公差研究 | 第13-14页 |
1.4.1 棒材公差分析 | 第13页 |
1.4.2 孔型尺寸研究 | 第13-14页 |
1.5 棒材轧制概述 | 第14-18页 |
1.5.1 棒材轧制工艺概述 | 第14-16页 |
1.5.2 棒材轧制的孔型设计 | 第16-18页 |
1.6 棒材轧制表面缺陷及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7 课题的提出及来源 | 第19页 |
1.8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9-22页 |
1.8.1 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19-20页 |
1.8.2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T91钢高温本构模型研究 | 第22-29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案 | 第22-23页 |
2.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2-23页 |
2.2.2 试验方案 | 第23页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3-24页 |
2.4 T91材料本构模型的确定 | 第24-28页 |
2.4.1 多种本构模型的对比研究 | 第24-26页 |
2.4.2 T91材料本构模型的确定 | 第26-28页 |
2.5 结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其热物性能实验研究 | 第29-36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高温摩擦系数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3.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29页 |
3.2.2 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3.2.3 试验方案 | 第30页 |
3.2.4 试验数据分析 | 第30页 |
3.2.5 估算摩擦系数的方法 | 第30-31页 |
3.2.6 摩擦系数f与摩擦因子m的关系 | 第31页 |
3.2.7 结论 | 第31页 |
3.3 热膨胀系数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1-32页 |
3.3.2 试验原理 | 第32页 |
3.3.3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4页 |
3.4 比热容与导热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4页 |
3.4.2 试验原理 | 第34页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3.5 结论 | 第35-36页 |
第4章 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36-42页 |
4.1 前言 | 第36页 |
4.2 数值模拟技术 | 第36页 |
4.3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6-37页 |
4.4 轧制分析中有限元模拟方法-刚塑性有限元法 | 第37页 |
4.5 轧制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过程 | 第37-42页 |
4.5.1 材料模型的构建 | 第37-38页 |
4.5.2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8-39页 |
4.5.3 几何模型的描述 | 第39页 |
4.5.4 热力耦合计算方法 | 第39-42页 |
第5章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2-51页 |
5.1 孔型过渡圆弧对充满度的影响 | 第42-46页 |
5.2 调整压下量对轧件侧壁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 轧制张力对轧件宽展的影响 | 第47-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