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引言 | 第6-12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0-12页 |
二、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 第12-16页 |
(一) 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 第12页 |
(二)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 第12-16页 |
三、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 第16-28页 |
(一) 主体因素 | 第16-21页 |
(二) 社会因素 | 第21-23页 |
(三) 学校因素 | 第23-26页 |
(四) 家庭因素 | 第26-28页 |
四、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分析 | 第28-33页 |
(一) 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 | 第28-30页 |
(二) 药家鑫撞人杀人案 | 第30-33页 |
五、发达国家大学生犯罪预防的经验与启迪 | 第33-37页 |
(一) 发达国家大学生犯罪预防的主要举措 | 第33-36页 |
(二) 对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启迪 | 第36-37页 |
六、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 | 第37-46页 |
(一)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犯罪预防管理机制 | 第37-38页 |
(二) 综合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 | 第38-46页 |
七、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一) 结论 | 第46页 |
(二)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