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EVIATION | 第4-5页 |
第一部分 我国部分省份非01/0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分析 | 第5-39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非01/0139群霍乱弧菌多重PCR和SYBR Gree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2-1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2-15页 |
结果 | 第15-18页 |
讨论 | 第18-19页 |
二、非01/0139群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特征 | 第19-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结果 | 第23-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三、我国非01/0139群霍乱弧菌的MLST分析 | 第33-3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结果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部分 我国部分省份气单胞菌的分子特征分析 | 第39-75页 |
摘要 | 第39-41页 |
ABSTRACT | 第41-43页 |
前言 | 第43-45页 |
一、气单胞菌种水平的鉴定 | 第45-5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49页 |
结果 | 第49-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二、我国气单胞菌毒力相关基因分布情况 | 第55-6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 | 第57-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三、我国气单胞菌的耐药模式 | 第60-7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5页 |
结果 | 第65-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综述 非01/0139群霍乱弧菌:流行、致病因子和耐药 | 第82-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