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红人现象研究--以“papi酱”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网络红人现象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 网络传播内容的相关研究第13页
        (三) 符号学理论的相关梳理第13-14页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4-17页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二章 传统网红变迁与“新网红”兴起第17-27页
    一、“papi酱”——非典型新网红第17-20页
        (一) 网络红人的界定、起源和发展第17-19页
        (二) 网络红人“新形象”第19-20页
    二、“新网红”兴起的背景分析第20-23页
        (一) 网民基础:新时代网民网络媒介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第20页
        (二) 媒介支持:短视频技术支持和“网络直播年”的契机第20-21页
        (三) 文化氛围: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氛围第21-22页
        (四) 审美疲劳:受众审美由“画面”转向“内涵”第22-23页
    三、“新网红”受热捧的原因分析第23-27页
        (一) 传播内容源于受众,易产生共鸣第23-24页
        (二) 媒体炒作造势,引起各界关注第24页
        (三) 优质内容持续更新,增加粉丝粘性第24-25页
        (四) 受众厌倦网络“三俗”,呼吁网红转型第25-27页
第三章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papi酱”短视频特色分析第27-35页
    一、“papi酱”短视频的文本特色第27-30页
        (一) 体态、表情、语气等多种文本组合增强表现力第27-28页
        (二) 报道、炒作、模仿等相关文本引导受众解读第28-30页
    二、“papi酱”短视频的话题选择及类别第30-32页
        (一) 紧跟热点话题借势传播第30-31页
        (二) 易吐槽类话题引起共鸣第31-32页
    三、“papi酱”短视频的视频编码和修辞第32-35页
        (一) 运用图像修辞增强视频感染力第32-33页
        (二) 通过日常话题构建共通语义空间第33-35页
第四章 “新网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35-45页
    一、“新网红”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一) 版权侵犯和同质化的风险第35页
        (二) 网络技术和制约规则的博弈第35-37页
        (三) 持续创新与资源变现的困境第37页
    二、网络红人转型的相关对策第37-40页
        (一) 顺应媒介发展规律第37-38页
        (二) 政策引导与法律制约第38-39页
        (三) 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第39-40页
    三、“新网红”的发展趋势展望第40-45页
        (一) 网民批判意识觉醒和视觉文化变迁第40-42页
        (二) “papi酱”促进网络红人形象重新建构第42-43页
        (三) 网络红人娱乐化背后的社会舆论监督价值第43-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土特名产英文推介文本的可读性研究
下一篇:不同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研究--以议论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