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5-39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5-31页 |
3.2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31-37页 |
3.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县级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 | 第39-51页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9-40页 |
4.2 县级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 第40-46页 |
4.3 县级尺度区域发展机理 | 第46-49页 |
4.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 | 第51-70页 |
5.1 乡镇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51-53页 |
5.2 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 第53-65页 |
5.3 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机理 | 第65-68页 |
5.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 | 第70-83页 |
6.1 样本村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70-74页 |
6.2 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 第74-77页 |
6.3 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机理 | 第77-82页 |
6.4 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对策 | 第83-89页 |
7.1 区域发展模式 | 第83-85页 |
7.2 区域发展对策 | 第85-88页 |
7.3 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第89-92页 |
8.1 讨论 | 第89-90页 |
8.2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个人简历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