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火用)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1 能源问题与建筑能耗现状 | 第13-14页 |
1.1.2 (火用)分析对空调系统节能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冰蓄冷技术 | 第16-19页 |
1.2.2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22-23页 |
第2章 (火用)分析概述 | 第23-34页 |
2.1 (火用)的定义 | 第23-24页 |
2.2 (火用)的普遍方程 | 第24-25页 |
2.3 空调系统中常用的几种(火用) | 第25-27页 |
2.3.1 热(冷)量(火用) | 第25-26页 |
2.3.2 湿空气的(火用) | 第26页 |
2.3.3 机械(火用) | 第26-27页 |
2.3.4 燃料的化学(火用) | 第27页 |
2.4 (火用)平衡与(火用)损失 | 第27-29页 |
2.4.1 (火用)平衡模型和(火用)平衡方程 | 第27-28页 |
2.4.2 封闭系统的(火用)平衡和(火用)损失 | 第28页 |
2.4.3 稳流系统的(火用)平衡和(火用)损失 | 第28-29页 |
2.5 (火用)分析的准则 | 第29-30页 |
2.5.1 (火用)分析的评价准则 | 第29-30页 |
2.5.2 (火用)分析的分析准则 | 第30页 |
2.6 (火用)分析模型 | 第30-33页 |
2.6.1 黑箱模型 | 第30-31页 |
2.6.2 白箱模型 | 第31-32页 |
2.6.3 灰箱模型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 第34-46页 |
3.1 系统简介 | 第34-36页 |
3.2 系统特点 | 第36-39页 |
3.2.1 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36-37页 |
3.2.2 系统舒适性分析 | 第37-39页 |
3.3 基于(火用)分析法的节能对比分析 | 第39-45页 |
3.3.1 各系统的(火用)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41-43页 |
3.3.2 各系统相关计算及分析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火用)损因素分析 | 第46-53页 |
4.1 系统及其设备(火用)分析模型 | 第46-47页 |
4.2 (火用)损因素分析 | 第47-52页 |
4.2.1 热湿比对系统(火用)参数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2 新风比对系统(火用)参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3 送风温差对系统(火用)参数的影响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组(火用)分析 | 第53-58页 |
5.1 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组(火用)分析模型 | 第53-55页 |
5.2 工程实例计算及分析 | 第55-57页 |
5.2.1 工况介绍及测试参数 | 第55页 |
5.2.2 (火用)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