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灰、煤渣利用论文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B类颗粒流动团聚特性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流态化基本概念第9-11页
        1.2.1 流态化流型分类第9-10页
        1.2.2 颗粒分类方法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提升管内流动规律研究第11-12页
        1.3.2 颗粒团聚特性第12-16页
    1.4 本章小结及论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1 本章小结第16页
        1.4.2 论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17-25页
    2.1 实验部分第17-22页
        2.1.1 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装置第17-18页
        2.1.2 检测设备第18-21页
        2.1.3 颗粒物性第21页
        2.1.4 实验工况第21-22页
    2.2 分析方法第22-24页
        2.2.1 团聚物识别第22-24页
        2.2.2 团聚物特征参数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提升管内粉煤灰颗粒的固含率分布第25-37页
    3.1 轴向固含率第25-28页
        3.1.1 轴向固含率分布第25页
        3.1.2 循环量的影响第25-26页
        3.1.3 表观气速的影响第26-28页
    3.2 径向固含率第28-36页
        3.2.1 径向固含率分布第28页
        3.2.2 循环量的影响第28-31页
        3.2.3 表观气速的影响第31-34页
        3.2.4 不同轴向高度分布第34-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提升管内颗粒团聚特性第37-49页
    4.1 团聚物颗粒浓度第37-39页
        4.1.1 团聚物颗粒浓度分布第37-38页
        4.1.2 循环量的影响第38页
        4.1.3 表观气速的影响第38-39页
    4.2 团聚物频率第39-42页
        4.2.1 团聚物频率分布第39-40页
        4.2.2 循环量的影响第40-41页
        4.2.3 表观气速的影响第41-42页
    4.3 团聚物持续时间第42-45页
        4.3.1 团聚物持续时间分布第42-43页
        4.3.2 循环量的影响第43-44页
        4.3.3 表观气速的影响第44-45页
    4.4 团聚物时间分率第45-47页
        4.4.1 团聚物时间分率分布第45页
        4.4.2 循环量的影响第45-46页
        4.4.3 表观气速的影响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页
    5.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riging模型的冷水机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下一篇: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火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