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舒曼及其音乐成就 | 第9-11页 |
2.1 生平介绍 | 第9页 |
2.2 音乐成就 | 第9页 |
2.3 舒曼的创作风格 | 第9-11页 |
2.3.1 舒曼音乐的“三明治”风格 | 第9-10页 |
2.3.2 舒曼作品中的马赛曲 | 第10页 |
2.3.3 舒曼对卡农的致敬 | 第10-11页 |
3 《维也纳狂欢节》的创作简析 | 第11-14页 |
3.1 《维也纳狂欢节》的创作背景 | 第11页 |
3.2 《维也纳狂欢节》的曲式结构 | 第11-14页 |
4 《维也纳狂欢节》的演奏要点 | 第14-24页 |
4.1 第一乐章快板(ALLEGRO)的演奏要点 | 第14-15页 |
4.1.1 主题呈现的特征的明确 | 第14页 |
4.1.2 马赛曲风格的把握 | 第14-15页 |
4.2 第二乐章浪漫曲(ROMANZE)的演奏要点 | 第15-17页 |
4.2.1 音色控制、和声变化的处理 | 第16页 |
4.2.2 旋律线条的走向 | 第16页 |
4.2.3 手掌对慢板乐章音色的影响 | 第16-17页 |
4.3 第三乐章谐谑曲(SCHERZINO)的演奏要点 | 第17-18页 |
4.3.1 附点节奏的把握 | 第17页 |
4.3.2 突出高声部的技巧 | 第17-18页 |
4.3.3 又见卡农 | 第18页 |
4.4 第四乐章间奏曲(INTERMEZZO)的演奏要点 | 第18-20页 |
4.4.1 和声和踏板的关联 | 第19页 |
4.4.2 三个声部的触键 | 第19页 |
4.4.3 高声部旋律的演奏特点 | 第19-20页 |
4.4.4 同一个音上的旋律激进 | 第20页 |
4.5 第五乐章终曲(FINALE)的演奏要点 | 第20-24页 |
4.5.1 节奏点、速度对音乐性的影响 | 第21页 |
4.5.2 主题和副题的“舒曼特色” | 第21-22页 |
4.5.3 急板段落的旋律性 | 第22-24页 |
5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