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非晶合金简介 | 第10-11页 |
1.2 非晶合金的特点 | 第11-12页 |
1.3 铁基非晶性能与应用 | 第12页 |
1.4 铁基非晶合金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5 非晶合金的结构演变 | 第13-14页 |
1.6 影响铁基非晶条带磁性和韧脆性的因素 | 第14-17页 |
1.6.1 合金成分对条带磁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1.6.2 条带韧脆转变模型 | 第15-16页 |
1.6.3 合金成分对条带韧脆性的影响 | 第16页 |
1.6.4 退火对条带磁性的影响 | 第16页 |
1.6.5 退火对条带韧脆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8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检测方法 | 第18-25页 |
2.1 实验流程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3 样品的制备 | 第19-20页 |
2.4 测试与分析方法 | 第20-25页 |
2.4.1 X射线衍射 | 第20-21页 |
2.4.2 差示扫描量热仪 | 第21页 |
2.4.3 退火炉 | 第21-22页 |
2.4.4 交、直流B-H仪 | 第22页 |
2.4.5 阻抗分析仪 | 第22-23页 |
2.4.6 振动磁强计 | 第23页 |
2.4.7 弯曲仪 | 第23-24页 |
2.4.8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4-25页 |
第3章 Fe基非晶条带磁性与韧脆性的研究 | 第25-48页 |
3.1 退火工艺对两种Fe基非晶条带磁性与韧脆性的影响 | 第25-34页 |
3.1.1 Fe_(78)Si_9B_(13)与Fe_(83)C_1B_(11)Si_2P_3条带的XRD与DSC分析 | 第25-27页 |
3.1.2 退火工艺对Fe_(78)Si_9B_(13)磁性与韧脆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3 退火工艺对Fe_(83)C_1B_(11)Si_2P_3磁性与韧脆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4 非晶条带结构弛豫的研究 | 第31-33页 |
3.1.5 分析与讨论 | 第33-34页 |
3.1.6 本节小结 | 第34页 |
3.2 Fe_(83-x)(C_1B_(11)Si_2P_3)_((1+x/17))非晶条带磁性与韧脆性的研究 | 第34-48页 |
3.2.1 Fe含量对Fe_(83-x)(C_1B_(11)Si_2P_3)_((1+x/17))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铁基Fe_(83-x)(C_1B_(11)Si_2P_3)_((1+x/17))非晶合金DSC分析 | 第35-37页 |
3.2.3 铁基Fe_(83-x)(C_1B_(11)Si_2P_3)_((1+x/17))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 | 第37-38页 |
3.2.4 铁基Fe_(83-x)(C_1B_(11)Si_2P_3)_((1+x/17))非晶合金磁性的研究 | 第38-42页 |
3.2.5 铁基Fe_(83-x)(C_1B_(11)Si_2P_3)_((1+x/17))合金韧脆性和析出相的研究 | 第42-46页 |
3.2.6 分析与讨论 | 第46页 |
3.2.7 本节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Ni对(Fe_((1-x))Ni_x)_(78)Si_4B_(13)P_5非晶条带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8-58页 |
4.1 (Fe_((1-x))Ni_x)_(78)Si_4B_(13)P_5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48页 |
4.2 (Fe_((1-x))Ni_x)_(78)Si_4B_(13)P_5非晶合金DSC分析 | 第48-50页 |
4.3 (Fe_((1-x))Ni_x)_(78)Si_4B_(13)P_5非晶条带磁性及韧脆性的研究 | 第50-54页 |
4.4 (Fe_((1-x))Ni_x)_(78)Si_4B_(13)P_5析出相的研究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