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SX电子工厂福特产品线精益改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精益生产概述第10-12页
    1.1 什么是精益生产第10页
    1.2 精益生产的起源第10-11页
    1.3 为什么要推行精益生产第11页
    1.4 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发展第11-12页
第二章 SX公司精益导入策略第12-36页
    2.1 SX电子公司现状介绍第12-13页
    2.2 精益导入策略第13-14页
    2.3 价值流工具介绍第14-15页
    2.4 价值流图析的意义第15页
    2.5 SX公司精益生产推行的组织架构第15-16页
    2.6 精益标杆线选择第16页
    2.7 所有产品需求分析第16-18页
    2.8 价值流的绘制第18-22页
        2.8.1 确定客户需求第18-19页
        2.8.2 绘制工艺流第19页
        2.8.3 物流的绘制第19-20页
        2.8.4 信息流的绘制第20页
        2.8.5 时间线的绘制第20-22页
    2.9 SX公司CD1038产品线价值流现状第22-23页
    2.10 识别价值流浪费第23-24页
    2.11 价值流未来图设计第24-33页
        2.11.1 按顾客节拍生产第25-26页
        2.11.2 尽可能创建连续流第26-28页
        2.11.3 建立一个拉动系统来控制生产第28-29页
        2.11.4 努力使得顾客的订单只发到一个过程第29-31页
        2.11.5 在定拍工序按时间均匀分配多品种产品的生产第31页
        2.11.6 在定拍工序下达下批量的生产指令第31-33页
    2.12 确定价值流改善计划第33-35页
    2.13 标杆改善绩效确定第35-36页
第三章 标杆线精益改善第36-83页
    3.1 装配和包装工位形成连续流第36-46页
        3.1.1 装配线现状分析第36-38页
        3.1.2 作业员动作分解第38-40页
        3.1.3 作业员动作分析第40-42页
        3.1.4 以配置最少的资源满足客户需求第42-43页
        3.1.5 作业改善后绩效第43-46页
    3.2 在SMD区域导入连续流第46-48页
    3.3 原材料拉动第48-73页
        3.3.1 SX公司当前配送系统介绍第48-49页
        3.3.2 建立精益物料系统的实施步骤第49-50页
        3.3.3 对每个零件制定计划(Plan for every part)第50-52页
        3.3.4 确定超市标准库存量第52-54页
        3.3.5 为CD1038装配线物料建立超市第54-59页
        3.3.6 确定运输路线以及停靠点第59-60页
        3.3.7 确定物料补充的频率和在线料架库存数第60-62页
        3.3.8 计算每个零件的看板数量第62-63页
        3.3.9 制作拉动信号第63-65页
        3.3.10 确定运送路线上每个工作步骤的标准作业时间第65-66页
        3.3.11 计算一个生产单元运送所有零件的时间第66-70页
        3.3.12 制定拉动人员和生产作业员拉动职责第70-71页
        3.3.13 建立保障系统顺利运行的流程第71-72页
        3.3.14 物料拉动系统导入后的绩效第72-73页
    3.4 建立超市管理在制品第73-83页
        3.4.1 SX公司在制品管理现状第73-74页
        3.4.2 在制品看板系统概念第74-75页
        3.4.3 SX工厂建立超市管理在制品库存实施计划第75-76页
        3.4.4 根据PFEP数据库, 获得PCB半成品相关数据第76页
        3.4.5 确定可用的换型时间第76-77页
        3.4.6 确定每天的换型次数第77页
        3.4.7 确定生产批量的大小第77-78页
        3.4.8 确定各PCB板的超市拉动点第78-79页
        3.4.9 计算在制品超市的总库存数量第79-80页
        3.4.10 搭建在制品物料超市第80-81页
        3.4.11 制作拉动信号第81-83页
第四章 标杆改善总结和未来精益方向第83-86页
    4.1 精益标杆线改善后的绩效第83-84页
    4.2 精益标杆改善总结第84-85页
    4.3 SX公司未来精益改善方向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N设备制造企业MES系统应用研究
下一篇:藏缅语族语言使动范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