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7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1.3.1 国内研究部分 | 第8-12页 |
1.3.2 国外研究部分 | 第12-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 第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来源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2 数据和资料来源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与双因素理论 | 第17-23页 |
2.1 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 | 第17-19页 |
2.1.1 基层服务项目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2.1.2 实施基层服务项目的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2.2 双因素理论在基层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2.2.1 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应用适合性分析 | 第20-21页 |
2.2.3 基层服务项目的双因素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效果分析 | 第23-37页 |
3.1 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情况 | 第23-29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2 相关政策概述 | 第24-27页 |
3.1.3 主要工作举措 | 第27-29页 |
3.2 主要成效 | 第29-33页 |
3.2.1 树立了面向基层就业的积极导向 | 第30-31页 |
3.2.2 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事业的发展 | 第31-32页 |
3.2.3 为农村基层留住了一批青年人才 | 第32-33页 |
3.3 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3.3.1 政策保障方面尚需完善和优化保健因素 | 第33-35页 |
3.3.2 项目实施方面亟待健全有效的激励因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提升基层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的建议 | 第37-42页 |
4.1 以保障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项目的保健因素 | 第37-39页 |
4.1.1 建立大学生生活待遇标准的动态增长机制 | 第37-38页 |
4.1.2 完善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流动机制 | 第38-39页 |
4.2 以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基层服务项目的激励因素 | 第39-42页 |
4.2.1 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环境 | 第39页 |
4.2.2 明确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的定位 | 第39-40页 |
4.2.3 加强培养和实践锻炼,拓宽大学生职业发展空间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