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失衡的兔子--“兔子四部曲”的主体性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17页
 一、厄普代克及其"兔子四部曲"第12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选题依据第12-14页
 三、本文的主旨与框架第14-17页
第一章 :主体性渊源第17-21页
 一、人的主体性概念和渊源第17-18页
 二、西方小说对人的主体性的探索第18-19页
 三、兔子四部曲中的主体性第19-21页
第二章:"兔子"的主体性塑造第21-40页
 一、社会中的规训与自由第21-27页
  1. 社会规训第21-25页
  2. 追寻自由第25-27页
 二、家庭中的责任与自我第27-32页
  1. 与妻:爱与利益第27-30页
  2. 与子:对立第30-32页
  3. 与亲:最初的爱第32页
 三、宗教中的虔诚与放纵第32-37页
  1. 虔诚第32-34页
  2. 放纵第34-37页
 四、性爱中的刺激与存在第37-40页
  1. 感官刺激第37-38页
  2. 自我存在第38-40页
第三章 :"兔子"的主体性追求第40-47页
 一、觉醒与困境第40-42页
 二、放任与混乱第42-43页
 三、物化与无为第43-44页
 四、死与不死第44-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欲起竹間樓存稿》校注
下一篇:文化的双重认同与融通--司马攻华文创作的文化延伸与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