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天麻、钩藤药对在肝脏摄取及消除的分子药物动力学机制初步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2页
    1.2 天麻钩藤药对研究现状概述第12-15页
        1.2.1 天麻第12-13页
        1.2.2 钩藤第13页
        1.2.3 药对临床应用第13-14页
        1.2.4 药代动力学第14-15页
    1.3 药物转运体概述第15-16页
        1.3.1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第15页
        1.3.2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s)第15-16页
        1.3.3 药物转运体前期研究第16页
    1.4 药物代谢概述第16-18页
        1.4.1 药物代谢酶第16-17页
        1.4.2 cocktail探针法第17-18页
    1.5 分子药物动力学第18页
    1.6 生物样品处理概述第18-19页
    1.7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9-20页
第2章 天麻素与异钩藤碱配伍对肝脏摄取的影响第20-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 实验动物第20页
        2.1.2 仪器第20页
        2.1.3 试剂第20-21页
    2.2 动物实验第21-23页
        2.2.1 研究思路第21页
        2.2.2 动物分组第21-22页
        2.2.3 溶液配制第22页
        2.2.4 给药与样品采集第22-23页
    2.3 血样HPLC检测第23-25页
        2.3.1 样品预处理第23页
        2.3.2 色谱条件第23-24页
        2.3.3 方法学考察第24页
        2.3.4 标准曲线第24-25页
        2.3.5 数据处理第25页
    2.4 实验结果第25-31页
        2.4.1 专属性第25-28页
        2.4.2 标准曲线第28-29页
        2.4.3 精密度第29页
        2.4.4 稳定性与回收率第29-30页
        2.4.5 肝药浓度与血药浓度第30-31页
    2.5 分析与讨论第31-33页
第3章 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天麻与钩藤配伍前后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第33-45页
    3.1 实验材料第33页
        3.1.1 实验动物第33页
        3.1.2 仪器第33页
        3.1.3 试剂第33页
    3.2 动物实验第33-35页
        3.2.1 研究思路第33-34页
        3.2.2 动物分组第34页
        3.2.3 溶液配制第34-35页
        3.2.4 给药与样品采集第35页
    3.3 血样HPLC检测第35-37页
        3.3.1 样品预处理第35页
        3.3.2 色谱条件第35-36页
        3.3.3 方法学考察第36-37页
        3.3.4 标准曲线第37页
        3.3.5 数据处理第37页
    3.4 实验结果第37-43页
        3.4.1 专属性第37-38页
        3.4.2 标准曲线第38-39页
        3.4.3 精密度第39页
        3.4.4 稳定性与回收率第39-40页
        3.4.5 药时曲线第40-42页
        3.4.6 药动学参数第42-43页
    3.5 分析与讨论第43-45页
结论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pH响应及细胞核靶向功能的聚合物胶束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信号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设置方法的行人延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