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航道条件下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船舶交通组织研究 | 第14-15页 |
1.2.2 船舶交通组织优化建模 | 第15-16页 |
1.2.3 船舶交通组织求解算法研究 | 第16-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论文主要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复式航道水域的交通组织 | 第20-27页 |
2.1 概念解释 | 第20页 |
2.2 天津港复式航道概况与天津港泊位布局 | 第20-22页 |
2.2.1 天津港复式航道概况 | 第20-21页 |
2.2.2 天津港泊位布局 | 第21-22页 |
2.3 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规则分析 | 第22-25页 |
2.3.1 进港交通流在39号灯浮附近的汇聚 | 第23-24页 |
2.3.2 "Y"字航道口附近的船舶交通流汇聚 | 第24-25页 |
2.4 港口船舶调度流程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27页 |
2.4.1 天津港复式航道船舶调度流程 | 第25页 |
2.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25-27页 |
第3章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调度优化数学模型 | 第27-39页 |
3.1 模型假设 | 第27-28页 |
3.2 船舶等级划分 | 第28-29页 |
3.3 调度策略 | 第29-31页 |
3.3.1 进出港交通流编组策略 | 第29-30页 |
3.3.2 大船优先调度策略 | 第30页 |
3.3.3 其余类型船舶调度策略 | 第30-31页 |
3.3.4 船舶交叉的解决策略 | 第31页 |
3.4 复式航道调度的数学模型设计 | 第31-37页 |
3.4.1 目标函数设计 | 第32页 |
3.4.2 编队划分及优先级约束 | 第32-34页 |
3.4.3 航行过程约束 | 第34-35页 |
3.4.4 船舶交叉协调约束 | 第35-37页 |
3.5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速度挖掘 | 第39-51页 |
4.1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库设计 | 第39-42页 |
4.1.1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库模型 | 第39-40页 |
4.1.2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库结构 | 第40-41页 |
4.1.3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视图 | 第41-42页 |
4.2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挖掘算法 | 第42-46页 |
4.2.1 基于AIS数据属性的分组挖掘算法 | 第42-43页 |
4.2.2 基于AIS属性分组的数据筛选算法 | 第43-46页 |
4.3 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4.3.1 散货船和油轮的速度分布 | 第47-48页 |
4.3.2 集装箱船的速度分布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算法设计与实例验证 | 第51-66页 |
5.1 算法设计 | 第51-57页 |
5.1.1 船舶编组和船舶距离标准化 | 第51页 |
5.1.2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调度算法设计思想 | 第51-53页 |
5.1.3 编码与解码方法 | 第53-54页 |
5.1.4 产生初始种群的方法 | 第54页 |
5.1.5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54-55页 |
5.1.6 序值分配和拥挤距离计算 | 第55-56页 |
5.1.7 选择算法 | 第56页 |
5.1.8 交叉算法 | 第56-57页 |
5.1.9 变异算法 | 第57页 |
5.2 验证和分析 | 第57-66页 |
5.2.1 天津港复式航道调度数据 | 第58页 |
5.2.2 算法性能测试 | 第58-61页 |
5.2.3 调度实例验证 | 第61-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6-67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