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机理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PTA生产过程在线监测与优化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机理建模技术 | 第12-15页 |
·机理建模技术介绍 | 第12-13页 |
·机理建模与数据建模 | 第13-15页 |
·数据挖掘技术 | 第15-16页 |
·数据挖掘基本概念 | 第15页 |
·数据挖掘技术分类 | 第15-16页 |
·数据挖掘技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 第16-21页 |
·工业数据的特点 | 第16-18页 |
·数据挖掘技术在统计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统计过程控制简介 | 第18-20页 |
·统计过程控制中的数据挖掘技术 | 第20-21页 |
·PTA生产过程监测优化、控制技术现状 | 第21-2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PTA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 | 第25-43页 |
·PTA生产过程研究 | 第25-28页 |
·PTA生产过程简介 | 第25-26页 |
·PTA氧化工艺介绍 | 第26-27页 |
·PTA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模拟优化技术 | 第27-28页 |
·工艺机理模型 | 第28-33页 |
·原理分析 | 第28-30页 |
·应用分析 | 第30-33页 |
·数据模型 | 第33-41页 |
·数据模型及应用空间 | 第33-35页 |
·基于工艺机理的建模数据准备 | 第35-41页 |
·过程数据收集与关键变量选取 | 第36-38页 |
·过程数据处理 | 第38-40页 |
·过程数据的机理模型运算 | 第40-41页 |
·基于工艺机理模型的数据模型设计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页 |
第三章 多模型混合建模方法 | 第43-69页 |
·多模型建模技术 | 第45-47页 |
·PTA生产过程的多工况分析 | 第45-46页 |
·多模型建模技术 | 第46-47页 |
·应用PCA-FCM算法的工况分类 | 第47-56页 |
·PCA算法 | 第47-51页 |
·PCA的基本思想 | 第47-49页 |
·PCA的实现方法 | 第49-50页 |
·主元个数的选取 | 第50-51页 |
·FCM算法 | 第51-53页 |
·FCM基本思想 | 第51页 |
·FCM实现方法 | 第51-52页 |
·聚类个数的选取 | 第52-53页 |
·应用PCA-FCM算法的工况分类 | 第53-56页 |
·应用PLS-BP算法的子模型建模 | 第56-59页 |
·PLS算法 | 第56-57页 |
·BP算法 | 第57-58页 |
·应用PLS-BP算法建立子模型 | 第58-59页 |
·多模型连接方式 | 第59-61页 |
·多模型效果分析 | 第61-67页 |
·多模型建模分析和测试分析 | 第61-65页 |
·多模型与单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模型的PTA指标优化 | 第69-77页 |
·PTA指标优化 | 第69-70页 |
·优化需求分析 | 第69页 |
·过程优化操作方式 | 第69-70页 |
·优化模型 | 第70-73页 |
·优化操作变量选取 | 第70-71页 |
·物耗指标酸耗优化模型 | 第71-72页 |
·物耗指标PX单耗优化模型 | 第72页 |
·质量指标4CBA优化模型 | 第72-73页 |
·优化模型求解 | 第73页 |
·优化效果分析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局部建模方法 | 第77-87页 |
·局部建模技术 | 第77-78页 |
·应用KNN算法提取局部样本 | 第78-81页 |
·相似度计算 | 第78-79页 |
·KNN算法 | 第79页 |
·局部样本分析 | 第79-81页 |
·局部建模 | 第81-86页 |
·k值分析 | 第81-83页 |
·局部模型效果分析 | 第83-86页 |
·局部模型测试分析 | 第83-85页 |
·局部模型与多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PTA生产过程监测系统开发 | 第87-97页 |
·项目简介 | 第87-88页 |
·项目背景 | 第87页 |
·项目描述 | 第87-88页 |
·实时监测优化系统 | 第88-91页 |
·服务端系统技术架构 | 第88-89页 |
·客户端系统技术架构 | 第89-91页 |
·系统投运效果 | 第91-95页 |
·系统运行稳定性 | 第92页 |
·指标监测准确性 | 第92-93页 |
·优化操作有效性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