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文教、卫生论文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基于四川部分高校的实证调查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理由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8页
    1.3 研究目标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页
    1.5 研究方法及手段第18-19页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2 关于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概述第20-30页
    2.1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概念的界定第20页
        2.1.1 “质量”的内涵第20页
        2.1.2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内涵第20页
    2.2 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理论渊源及现实依据第20-25页
        2.2.1 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理论渊源第20-24页
        2.2.2 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现实依据第24-25页
    2.3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评价标准第25-26页
    2.4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点分析第26-29页
        2.4.1 具有季度性第27页
        2.4.2 程序与教育并重第27-28页
        2.4.3 具有体系性第28页
        2.4.4 更具民主性第28-29页
    2.5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各阶段的任务分析第29-30页
        2.5.1 入党申请人阶段第29页
        2.5.2 入党积极分子阶段第29-30页
        2.5.3 发展对象阶段第30页
        2.5.4 预备党员阶段第30页
3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基于四川部分高校的调查第30-46页
    3.1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概况第31页
    3.2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存在的问题第31-41页
        3.2.1 大学生党员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2-38页
        3.2.2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3.3 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因素分析第41-43页
        3.3.1 社会环境层面第41-42页
        3.3.2 学校党组织层面第42页
        3.3.3 大学生个人层面第42-43页
    3.4 基于实证调研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与各层面关键因素的关系分析第43-46页
        3.4.1 年级高低影响学生的党性认识第43-44页
        3.4.2 家庭背景影响党员发展的效果第44-45页
        3.4.3 专业背景影响党员发展的质量第45页
        3.4.4 政治身份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第45-46页
4 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对策第46-54页
    4.1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夯实发展党员的群众根基第46-48页
        4.1.1 创新思政教育的载体,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质第47页
        4.1.2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第47-48页
        4.1.3 按学科分类进行党性教育第48页
    4.2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入口”关,构建“四级”教育模式第48-51页
        4.2.1 入党申请人阶段的启发觉悟教育与共产主义情感培养第49页
        4.2.2 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教育第49-50页
        4.2.3 发展对象阶段关于入党资格的再考察第50页
        4.2.4 预备党员阶段关于践行党员标准的考察培养第50-51页
    4.3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第51-52页
        4.3.1 完善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第51页
        4.3.2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第51-52页
        4.3.3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考核、反馈平台第52页
    4.4 营造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良好环境第52-54页
5 结语第54-55页
注释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腐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A股市场2015年股灾案例研究--基于流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