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理由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5.1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17-18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6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8-21页 |
1.6.1 腐败与反腐新形势概述 | 第18-20页 |
1.6.2 大学生政治观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6.2.1 大学生 | 第20页 |
1.6.2.2 政治观 | 第20页 |
1.6.2.3 大学生政治观 | 第20-21页 |
2. 调查研究维度解析与问卷情况说明 | 第21-31页 |
2.1 大学生政治观调查研究维度解析 | 第21-28页 |
2.1.1 政治认知 | 第21-22页 |
2.1.2 政治情感 | 第22-24页 |
2.1.3 政治信仰 | 第24-26页 |
2.1.4 政治行为 | 第26-28页 |
2.2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第28-31页 |
2.2.1 调查目的 | 第28页 |
2.2.2 调查对象 | 第28页 |
2.2.3 调查方式 | 第28页 |
2.2.4 调查内容 | 第28-29页 |
2.2.5 调查基本结果 | 第29-31页 |
3. 反腐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观状况分析 | 第31-57页 |
3.1 政治认知 | 第31-39页 |
3.1.1 政治认知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31-34页 |
3.1.2 政治认知的基本特征 | 第34-36页 |
3.1.3 政治认知的差异性分析 | 第36-38页 |
3.1.4 小结 | 第38-39页 |
3.2 政治情感 | 第39-45页 |
3.2.1 政治情感的总体状况 | 第39-41页 |
3.2.2 政治情感的基本特征 | 第41-42页 |
3.2.3 政治情感的差异性分析 | 第42-44页 |
3.2.4 小结 | 第44-45页 |
3.3 政治信仰 | 第45-50页 |
3.3.1 政治信仰的总体状况 | 第45-46页 |
3.3.2 政治信仰的基本特征 | 第46-47页 |
3.3.3 政治信仰的差异性分析 | 第47-49页 |
3.3.4 小结 | 第49-50页 |
3.4 政治行为 | 第50-57页 |
3.4.1 政治行为的总体状况 | 第50-52页 |
3.4.2 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 | 第52-54页 |
3.4.3 政治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 第54-55页 |
3.4.4 小结 | 第55-57页 |
4. 反腐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引导建议 | 第57-67页 |
4.1 国家层面 | 第57-58页 |
4.1.1 坚持依法治国为引领,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 第57页 |
4.1.2 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传播反腐的正能量 | 第57-58页 |
4.2 社会层面 | 第58-60页 |
4.2.1 坚持以实现‘中国梦’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 第58页 |
4.2.2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 | 第58-59页 |
4.2.3 引导大众网络媒介平台健康发展 | 第59-60页 |
4.3 学校方面 | 第60-64页 |
4.3.1 加强高校廉洁教育发展 | 第60-62页 |
4.3.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 | 第62页 |
4.3.3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调动其政治参与内在动力 | 第62-63页 |
4.3.4 完善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 第63-64页 |
4.3.5 加强高校教职工队伍的建设,提升实施者与管理者的素质水平 | 第64页 |
4.4 自我教育途径 | 第64-67页 |
4.4.1 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 第64-65页 |
4.4.1.1 不断提高自身的廉洁自律能力 | 第64-65页 |
4.4.1.2 坚信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 第65页 |
4.4.2 正确审视自我,积极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页:反腐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问卷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