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招商银行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介绍第13-17页
        1.2.1 国外关于不良贷款的研究第13-16页
        1.2.2 国内关于不良贷款的理论和研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4 创新点和不足第18-20页
        1.4.1 创新点第18页
        1.4.2 不足之处第18-20页
2 公司、零售和不良贷款的基础理论第20-30页
    2.1 概念第20-25页
        2.1.1 公司贷款第20-21页
        2.1.2 零售贷款第21-23页
        2.1.3 不良贷款第23-25页
    2.2 不良贷款生成的相关理论第25-28页
        2.2.1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第25-26页
        2.2.2 信用论第26页
        2.2.3 安全边界假说第26-27页
        2.2.4 贷款客户关系理论第27页
        2.2.5 贷款勉强理论第27-28页
    2.3 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模式第28-29页
        2.3.1 资产管理(AMC)公司模式第28页
        2.3.2 资产证券模式第28页
        2.3.3 债转股模式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特点第30-44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第31-32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机构分布第32页
    3.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概述第32-33页
        3.3.1 宏观层面第32页
        3.3.2 银行层面第32-33页
        3.3.3 借款人层面第33页
    3.4 招商银行与同业不良贷款简单对比第33-35页
    3.5 招商银行贷款质量分析第35-42页
        3.5.1 贷款五级分类情况第35-37页
        3.5.2 不良贷款按产品类型分布情况第37-38页
        3.5.3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第38-39页
        3.5.4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的地区分布第39-40页
        3.5.5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按担保方式分布情况第40-41页
        3.5.6 招商银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的行业分布情况第41页
        3.5.7 招商银行抵债资产和贷款减值准备情况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4-60页
    4.1 模型变量第44-47页
        4.1.1 模型变量的选取第44-45页
        4.1.2 模型变量的含义第45-46页
        4.1.3 模型变量的数据来源第46-47页
    4.2 实证分析第47-60页
        4.2.1 描述性统计第47-49页
        4.2.2 模型设计第49-50页
        4.2.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第50-51页
        4.2.4 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第51-58页
        4.2.5 实证研究结果第58-60页
5 对策与建议第60-69页
    5.1 相关对策第60-66页
        5.1.1 积极落实存量不良贷款的管理第61-62页
        5.1.2 严格防范各类新增不良贷款第62-66页
    5.2 相关建议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优化研究--以KF医院为案例
下一篇: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对策研究--基于乡土性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