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悲悯情怀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与文献综述第9-12页
    一、选题的理由与价值第9-10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悲悯情怀教育概述第12-20页
    1.1 悲悯和悲悯情怀教育第12-15页
    1.2 悲悯情怀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的价值第15-20页
第二章 现实诉求:呼唤语文悲悯教育的渗透第20-27页
    2.1 社会现状微观第20页
    2.2 社会现状中两个突出的焦点问题第20-22页
    2.3 特殊社会群体的现状第22-23页
    2.4 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第23-27页
第三章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悲悯的因子第27-38页
    3.1 悲悯灵魂的所在——教师的薪火相传第27-33页
    3.2 悲悯情怀的继承所在——学生的自我内化第33-35页
    3.3 悲悯情怀的承载体系——教材的情感内涵第35-38页
第四章 悲悯情怀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第38-45页
    4.1 运用知人论世、切己体察,渗透悲悯情怀教育第38-39页
    4.2 通过读、写结合,渗透悲悯情怀教育第39-41页
    4.3 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渗透悲悯情怀教育第41-43页
    4.4 以生活为课堂,渗透悲悯情怀教育第43-45页
第五章 悲悯情怀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第45-48页
    5.1 教师自身素养的薄弱,没有足够的悲悯意识第45-46页
    5.2 高考指挥棒的强大影响力,干预悲悯情怀渗透课堂第46页
    5.3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经验、阅历差别较大,看问题难以引起共鸣第46-47页
    5.4 长期浸润的过程与急功近利心态的矛盾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纠错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句子产出的影响
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师的写作能力发展困境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