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11页 |
Abstract | 第11-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7-37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27-28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28-31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31-33页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33-3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7-71页 |
2.1 情感的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 | 第37-45页 |
2.1.1 情感的心理学研究 | 第37-42页 |
2.1.2 情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 第42-45页 |
2.2 英语强化副词研究 | 第45-60页 |
2.2.1 英语强化副词的界定 | 第45-48页 |
2.2.2 英语强化副词的范畴结构 | 第48-55页 |
2.2.3 英语强化副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 第55-58页 |
2.2.4 英语强化副词的其它研究 | 第58-60页 |
2.3 英语情感词汇程度表达研究 | 第60-65页 |
2.3.1 英语情感词汇的程度副词范畴属性 | 第61-62页 |
2.3.2 英语情感词汇的情感强化副词属性 | 第62-64页 |
2.3.3 英语情感词汇程度表达的个案分析 | 第64-65页 |
2.4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65-71页 |
2.4.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 第65-66页 |
2.4.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共时与历时研究的分割 | 第66-67页 |
2.4.3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研究认知理据和机制的欠缺 | 第67-71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71-99页 |
3.1 体验哲学 | 第71-76页 |
3.1.1 心智的体验性 | 第72-74页 |
3.1.2 思维的隐喻性 | 第74-75页 |
3.1.3 认知的无意识性 | 第75-76页 |
3.2 概念转喻 | 第76-84页 |
3.2.1 转喻的概念现象 | 第77-78页 |
3.2.2 转喻的认知过程 | 第78-79页 |
3.2.3 转喻运作的理想化认知模式 | 第79-84页 |
3.3 词汇语义的概念识解 | 第84-93页 |
3.3.1 概念结构与语义 | 第85-87页 |
3.3.2 概念结构的内容与构架次结构 | 第87-89页 |
3.3.3 内容结构和构架结构的关系 | 第89-91页 |
3.3.4 识解运作 | 第91-93页 |
3.4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93-99页 |
第四章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概念域分布及动因 | 第99-113页 |
4.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概念域分布 | 第99-104页 |
4.1.1 快乐情感域 | 第99-100页 |
4.1.2 愤怒情感域 | 第100-101页 |
4.1.3 悲伤情感域 | 第101-102页 |
4.1.4 害怕情感域 | 第102-103页 |
4.1.5 惊奇情感域 | 第103-104页 |
4.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分布的动因 | 第104-111页 |
4.2.1 消极情感域分布偏向动因 | 第104-108页 |
4.2.2 下位范畴分布偏向动因 | 第108-111页 |
4.3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概念结构及语义表征 | 第113-143页 |
5.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概念结构构成 | 第113-124页 |
5.1.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内容结构 | 第114-118页 |
5.1.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构架结构 | 第118-124页 |
5.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的语义表现 | 第124-128页 |
5.2.1 情感语义与程度语义的共存 | 第125-126页 |
5.2.2 程度的高等级特征 | 第126-128页 |
5.3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用中的语义取向 | 第128-140页 |
5.3.1 语义的积极或消极取向 | 第129-137页 |
5.3.2 语义的中性取向 | 第137-140页 |
5.4 小结 | 第140-143页 |
第六章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的衍变过程和特征 | 第143-197页 |
6.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过程 | 第143-185页 |
6.1.1 情感义衍生程度义 | 第144-163页 |
6.1.2 情感触发义衍生程度义 | 第163-177页 |
6.1.3 情感的生/心理反应义衍生程度义 | 第177-179页 |
6.1.4 相关范畴义衍生程度义 | 第179-183页 |
6.1.5 情感应对措施义衍生程度义 | 第183-185页 |
6.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特征 | 第185-196页 |
6.2.1 情感语义的弱化和程度语义的加强 | 第185-189页 |
6.2.2 评价性主观语义的递增 | 第189-196页 |
6.3 小结 | 第196-197页 |
第七章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认知理据与机制 | 第197-233页 |
7.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认知理据 | 第197-207页 |
7.1.1 情感体验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唤醒 | 第197-200页 |
7.1.2 情感体验的常态偏离 | 第200-207页 |
7.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机制 | 第207-232页 |
7.2.1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转喻和隐喻机制 | 第208-225页 |
7.2.2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语义衍变的侧显机制 | 第225-232页 |
7.3 小结 | 第232-233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233-243页 |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3-234页 |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234-238页 |
8.3 研究意义 | 第238-239页 |
8.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39-240页 |
8.5 后续研究展望 | 第240-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261页 |
英语情感强化副词总汇 | 第261-26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263-265页 |
致谢 | 第265-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