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绪论 | 第13-41页 |
第一章 本·琼生的矛盾喜剧思想 | 第41-77页 |
第一节 本·琼生的古典主义思想 | 第45-58页 |
一、本·琼生对贺拉斯的创造性模仿 | 第46-57页 |
二、本·琼生对其他古典思想家的借鉴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本·琼生的狂欢化人文主义思想 | 第58-66页 |
一、本·琼生与伊拉斯谟 | 第59-63页 |
二、本·琼生与拉伯雷 | 第63-66页 |
第三节 琼生式怪诞的矛盾双重性 | 第66-77页 |
第二章 道德劝诫与愚人狂欢的结合—《福尔蓬涅》中的愚人怪诞 | 第77-109页 |
第一节 关于《福尔蓬涅》的争议 | 第77-83页 |
第二节 古典主义视域下的道德劝诫 | 第83-94页 |
第三节 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愚人狂欢 | 第94-109页 |
第三章 替罪羊与颠覆者的统一—《艾泼辛》中的女性怪诞 | 第109-139页 |
第一节 何为女性怪诞 | 第114-121页 |
第二节 女性怪诞的替罪羊属性 | 第121-130页 |
第三节 女性怪诞的狂欢颠覆性 | 第130-139页 |
第四章 颠覆与含纳的融合—《炼金术士》中的怪诞之城 | 第139-165页 |
第一节 关于《炼金术士》的争议和琼生的政治态度 | 第139-146页 |
第二节 乌托邦共和国—炼金屋内的狂欢 | 第146-156页 |
第三节 秩序的回归——古典精英主义者的道德讽刺 | 第156-165页 |
第五章 维护秩序与自由狂欢的结合—《巴斯洛缪集市》中的怪诞群像 | 第165-197页 |
第一节 斯多葛-基督教-狂欢化人文主义的矛盾体 | 第171-181页 |
第二节 清教心灵与怪诞肉体的博弈 | 第181-190页 |
第三节 双重怪诞人体的典范:厄休拉 | 第190-197页 |
结语 | 第197-203页 |
Bibliography | 第203-223页 |
附录 | 第223-225页 |
后记 | 第225-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