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海林地区政策性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概念界定第18-23页
        2.1.1 粮食安全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2 政策性粮食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3 政策性粮食体系形成过程与分类及管理部门第20-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弹性理论第23-24页
        2.2.2 激励理论第24页
        2.2.3 公共品理论第24-26页
第3章 海林地区政策性粮食安全现状第26-37页
    3.1 海林地区基本概况及粮食情况第26-27页
    3.2 政策性粮食安全现状第27-35页
        3.2.1 政策性粮食收购机制现状第27页
        3.2.2 政策性粮食储存现状第27-29页
        3.2.3 政策性粮食质量标准现状第29-31页
        3.2.4 政策性粮食供给现状第31-32页
        3.2.5 政策性粮食需求规定状况第32-33页
        3.2.6 海林地区国家政策性粮食结构第33-35页
    3.3 海林地区国家政策性贷款与粮食企业账务状况第35-37页
第4章 海林地区政策性粮食安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4.1 海林地区非粮食主产区第37页
    4.2 下游产业不足且产业链单一第37-38页
    4.3 粮食储存环境相对落后第38页
    4.4 粮食物流建设落后第38-39页
第5章 海林地区提高政策性粮食安全水平路径设计第39-44页
    5.1 路径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第39-40页
        5.1.1 指导思想第39页
        5.1.2 目标第39页
        5.1.3 原则第39-40页
    5.2 路径的设计第40-44页
        5.2.1 政策体系设计第40页
        5.2.2 加强农发行政策支持第40-42页
        5.2.3 改善政策性粮食行政管理机制和市场流通机制第42-43页
        5.2.4 规避国家政策性粮食损失风险第43-44页
第6章 提高海林地区政策性粮食安全保障的对策第44-48页
    6.1 增强政府支持强度第44页
    6.2 调整农户的生产结构第44-45页
    6.3 加大农发行对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投入第45-46页
    6.4 加强监管政策性粮食的各单位和部门的职能第46-48页
第7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牡丹江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黑龙江省涉农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