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黑龙江省涉农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第16-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兴起第16-17页
        2.1.2 涉农企业的含义和特点第17-18页
        2.1.3 互联网+农业的含义第18页
    2.2 基础理论第18-21页
        2.2.1 信息技术理论第18-19页
        2.2.2 信息经济学理论第19-20页
        2.2.3 农业产业发展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黑龙江涉农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1-29页
    3.1 黑龙江涉农企业应用互联网+的环境现状第21-24页
        3.1.1 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引导第21-22页
        3.1.2 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民基数的增大第22页
        3.1.3 互联网终端的多元化第22-23页
        3.1.4 由外向内的被动式接受第23页
        3.1.5 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第23-24页
    3.2 互联网+环境下黑龙江涉农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24-25页
        3.2.1 产品辐射区域有限第24-25页
        3.2.2 优质产品销路不畅第25页
        3.2.3 农产品服务效率低下第25页
    3.3 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5-29页
        3.3.1 物流成本高,限制产品销售区域第25-26页
        3.3.2 农产品推广范围狭小第26-27页
        3.3.3 追求短期效益,与客户联系不紧密第27页
        3.3.4 企业间合作有限,未能发挥农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第27-29页
第四章 国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第29-33页
    4.1 国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经验第29-32页
        4.1.1 美国第29-31页
        4.1.2 日本第31页
        4.1.3 德国第31-32页
    4.2 国外互联网+农业对黑龙江涉农企业发展的启示第32-33页
        4.2.1 注重数据的整理、分享和积累第32页
        4.2.2 互联网作用范围广泛第32-33页
第五章 黑龙江涉农企业应用互联网+的可行性分析第33-42页
    5.1 黑龙江涉农企业对“互联网+”的需求分析第33-35页
        5.1.1 借助“互联网+”提高信息流效率第33页
        5.1.2 制定更精确的生产种植计划第33-34页
        5.1.3 扩展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第34-35页
    5.2 黑龙江初步建立的互联网+环境分析第35-38页
        5.2.1 政府引导种植类企业发展精准农业第35-36页
        5.2.2 销售渠道着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第36页
        5.2.3 以质量追溯系统为基础,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第36-38页
        5.2.4 加强行业沟通,搭建网络金融平台第38页
    5.3 部分企业已获得成功,探索出可行经验第38-42页
        5.3.1 从无意识的自发行动,到有意识的机制建设第39页
        5.3.2 互联网+涉农企业的具体表现第39-40页
        5.3.3 针对财务管理试行的两项新举措第40-42页
第六章 黑龙江涉农企业发展互联网+的对策第42-46页
    6.1 黑龙江涉农企业发展互联网+的原则第42-43页
        6.1.1 重实效而非重形式,只做有用的部分第42页
        6.1.2 结合当地实际,避免水土不符第42-43页
    6.2 黑龙江涉农企业发展互联网+的具体措施第43-46页
        6.2.1 以互联网的办法拓展销售渠道第43页
        6.2.2 将数据管理的办法应用于生产经营第43页
        6.2.3 将互联网作为企业间合作的工具第43-44页
        6.2.4 涉农企业借助互联网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第44-4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7.1 结论第46-47页
    7.2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林地区政策性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林口县碳酸钙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