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快速消费品行业及其物流活动特征 | 第10页 |
·快速消费品行业物流要求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困境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 第15-24页 |
·共生学说概述 | 第15-16页 |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共生系统及其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共生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快速消费品物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物流动态联盟与精益供应链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第3章 集群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共生关系分析 | 第24-37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的二维共生关系 | 第24-26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的共生能量描述 | 第26-29页 |
·共生能量及其产生原因 | 第26-27页 |
·共生能量的有形体现形式 | 第27-28页 |
·共生能量的无形体现形式 | 第28-29页 |
·共生能量的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共生单元与质参量 | 第30-32页 |
·共生度与共生系数 | 第32-33页 |
·共生界面与共生介质 | 第33-36页 |
·共生维度和共生密度 | 第36-37页 |
第4章 二维共生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 | 第37-47页 |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37-38页 |
·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此二维共生关系的科学性 | 第38-39页 |
·二维系统因果关系与反馈流图 | 第39-47页 |
·共生单元对共生能量因果关系图 | 第39-40页 |
·长期宏观二维共生关系系统流图 | 第40-41页 |
·短期微观二维共生关系系统流图 | 第41-42页 |
·根据模型的系统流图建立的系统方程 | 第42-43页 |
·模型仿真与应用 | 第43-47页 |
第5章 二维共生系统案例研究 | 第47-53页 |
·A公司简介 | 第47页 |
·A公司与B公司的共生系统及共生能量分析 | 第47-50页 |
·二维共生系统描述 | 第47-48页 |
·A公司与B公司共生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能量产生原因 | 第48-49页 |
·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49页 |
·共生能量的提高 | 第49-50页 |
·A公司与H公司的共生系统及共生能量分析 | 第50-53页 |
·A公司与H公司的共生系统描述 | 第50页 |
·A公司与H公司形成共生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能量产生的原因 | 第51页 |
·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51-52页 |
·共生能量的提高 | 第52-53页 |
第6章 研究建议与结论 | 第53-58页 |
·提高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生能量的建议 | 第53-55页 |
·组建动态物流联盟 | 第53-54页 |
·构建信息化支撑的精益化供应链 | 第54-55页 |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55-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