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微孢子虫的起源、形体结构、分类地位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微孢子虫的起源 | 第14-15页 |
·微孢子虫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 | 第15-17页 |
·微孢子虫的检测技术手段 | 第17-20页 |
·传统染色镜检法 | 第17页 |
·免疫学检测法 | 第17-18页 |
·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18-20页 |
·微孢子虫的预防和治疗 | 第20-21页 |
·对虾微孢子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虾肝肠胞虫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3-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病料来源 | 第23页 |
·主要仪器以及试剂 | 第23-24页 |
·Real-time PCR引物设计以及常规PCR扩增 | 第24页 |
·样品肝胰腺组织总DNA的提取 | 第24页 |
·模板标准品的制备 | 第24-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建立以及条件的优化 | 第25页 |
·引物特异性检测 | 第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与普通PCR灵敏度比较 | 第25-26页 |
·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绘制以及重复性实验 | 第26页 |
·SYBR-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 | 第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33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条件的建立 | 第26-2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特异性检测 | 第27-28页 |
·实时荧光定量与普通PCR灵敏度比较 | 第28-29页 |
·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构建 | 第29-30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套式PCR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虾肝肠胞虫的人工感染实验 | 第34-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病料来源 | 第34页 |
·实验用虾和卤虫来源 | 第34页 |
·凡纳滨对虾和卤虫的人工感染实验 | 第34-35页 |
·人工感染实验样品检测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人工感染的凡纳滨对虾样品套式PCR检测结果 | 第37-39页 |
·人工感染卤虫样品套式PCR检测结果和real-time PCR结果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虾肝肠胞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相关性的研究 | 第41-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66页 |
·样品多种病原PCR检测结果 | 第47-61页 |
·样品肝肠胞虫real-time PCR检测结果 | 第61-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