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分生组织的发育 | 第12-13页 |
| ·Groucho(GRO)/TUP1转录因子 | 第13-16页 |
| ·TOPLESS亚家族 | 第16-19页 |
| ·拟南芥TOPLESS(TPL) | 第16-18页 |
| ·玉米RAMOSA1 ENHANCER LOCUS2(REL2) | 第18-19页 |
| ·水稻ABERRANT SPIKELETAND PANICLE1(ASP1) | 第19页 |
| ·立题依据 | 第19-21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41页 |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1-23页 |
|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 ·菌株 | 第21页 |
| ·质粒载体 | 第21页 |
| ·试剂 | 第21-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电泳缓冲液 | 第22-23页 |
| ·PCR引物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41页 |
| ·小麦组织的收集 | 第23页 |
| ·小麦总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 ·小麦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4-25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 ·小麦TaASP1的全长cDNA的扩增 | 第26-27页 |
| ·PCR产物末端加“A” | 第27页 |
|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27-28页 |
| ·胶回收产物与TA克隆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28-29页 |
| ·与大肠杆菌的热激转化 | 第29-30页 |
| ·阳性检测及测序 | 第30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组DNA的扩增 | 第30-31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32页 |
| ·染色体定位分析 | 第32页 |
| ·荧光定量 | 第32-34页 |
| ·亚细胞定位 | 第34-38页 |
| ·TaASP1启动子功能的验证 | 第38-4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7页 |
| ·小麦TaASP1的全长cDNA的PCR扩增 | 第41页 |
| ·基因组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41-42页 |
|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48页 |
| ·小麦TaASP1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45页 |
| ·小麦TaASP1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45-46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编码蛋白的疏亲水性分析 | 第46-47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第47-48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析 | 第48-50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50-52页 |
| ·小麦TaASP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2-54页 |
| ·载体构建的过程 | 第52-53页 |
| ·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 | 第53-54页 |
| ·小麦TaASP1启动子功能的验证 | 第54-57页 |
| ·载体构建的过程 | 第54-55页 |
|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 第55-57页 |
| 4 讨论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