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案件审执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一、我国民事案件审执关系概述第9-14页
 (一) 民事审判权和执行权的概念与属性第9-11页
  1、民事审判权的概念与属性第9-10页
  2、民事执行权的概念与属性第10-11页
 (二) 我国民事案件审执关系的历史沿革第11-14页
  1、审执一体化阶段第11-12页
  2、审执相对分离阶段第12-14页
二、我国民事案件审执分离的必要性分析第14-20页
 (一) 现实必要性第14-16页
  1、“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亟待解决第14-15页
  2、人民法院工作理念、力量等无法适应执行需要第15-16页
 (二) 法理必要性第16-20页
  1、执行工作性质与法院司法属性相矛盾第16-17页
  2、现行执行体制存在制度性逻辑死结第17-20页
三、我国民事案件审执分离的模式选择第20-27页
 (一) 国外模式介绍第20-23页
  1、法德日模式第20-21页
  2、英美模式第21-22页
  3、瑞士、瑞典及冰岛模式第22-23页
 (二) 我国审执分离模式选择的参考系第23-27页
  1、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执行现状第23-24页
  2、符合我国民众的传统观念第24-25页
  3、有利于我国节约司法资源和整合行政资源第25-27页
四、我国民事案件审执分离的制度构想第27-37页
 (一) 执行主体应确定为公安机关第27-29页
  1、符合执行权的属性要求第27-28页
  2、公安机关具有比较优势第28-29页
 (二) 构建执行权内容分离制度第29-32页
  1、执行权包括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第29-30页
  2、执行裁决权归由人民法院第30-31页
  3、执行实施权归属公安机关第31-32页
 (三) 构建执行程序第32-37页
  1、执行启动程序第32-33页
  2、丰富执行措施第33-35页
  3、构建执行监督程序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职务犯罪案件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