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

乔木体水分的测试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4页
   ·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0-11页
   ·乔木体水分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乔木茎体水分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22页
     ·植物含水率的几种计算方法第15-16页
     ·直接法第16-17页
     ·间接法第17-22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2-24页
2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技术的理论基础第24-44页
   ·乔木茎干的宏观构造及水分分布差异第24-26页
     ·乔木茎干的宏观构造第24-25页
     ·乔木体内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分分布差异第25-26页
   ·乔木体的介电特性第26-32页
     ·介电常数第26-28页
     ·影响乔木介电特性的因素第28-29页
     ·相对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分析第29-32页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模型第32-37页
     ·模型的建立第32-34页
     ·模型的数值求解第34-37页
   ·基于驻波率(SWR)原野的乔木体水分测试技术第37-41页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技术的探针阻抗模型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探针结构参数的研究第44-58页
   ·乔木茎体水分探头的电场分布第44-47页
   ·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探针长度的理论分析第47页
   ·探针结构的HFSS软件仿真试验第47-52页
     ·HFSS的计算方法第48-49页
     ·运用HFSS仿真探针结构变化时电极的电场分布第49-51页
     ·试验小结第51-52页
   ·BD-Ⅱ型传感器探针结构的有机溶液模拟试验第52-56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试验步骤第53-54页
     ·试验结果第54-56页
     ·试验小结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4 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性能分析第58-80页
   ·烘干标定实验第58-64页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一致性分析第58-64页
     ·树种对传感器测试测试性能的影响第64页
   ·样木的直径、长度对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性能影响第64-67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64-66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6-67页
   ·BD-Ⅱ型传感器与木材水分仪的性能对比分析第67-75页
     ·试验材料第68-69页
     ·分析方法第69-70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0-75页
   ·监测室外白玉兰树茎体含水率试验第75-77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76页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80页
5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的变化关系模型的验证第80-92页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茎流速率的变化关系模型验证第80-88页
     ·试验目的第80页
     ·试验环境第80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80-82页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82-87页
     ·相关性分析第87-88页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水势的变化关系模型的验证第88-90页
     ·试验目的第88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88页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88-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6 乔木体水分监测系统的设计第92-114页
   ·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92页
   ·下位机硬件设计第92-96页
     ·DS1302与单片机第93页
     ·AT45DB161D与单片机第93-94页
     ·MAX186与单片机第94-95页
     ·AT24C512与单片机的连接第95-96页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96-105页
     ·主函数第96-97页
     ·系统初始化第97-98页
     ·任务进程TASK1第98页
     ·任务进程TASK2第98-99页
     ·任务进程TASK3第99-100页
     ·底层驱动程序第100-105页
   ·上位机设计第105-111页
     ·系统主对话框界面第106-107页
     ·数据接收设置对话框图第107-109页
     ·时间设置对话框第109-111页
   ·运行结果部分图例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4-117页
   ·结论第114页
   ·展望第114-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个人简介第123-125页
第一导师简介第125-127页
第二导师简介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益林建设市场化研究
下一篇: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