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民本思想 | 第11页 |
·以人为本 | 第11-12页 |
·民本与民主 | 第12页 |
·民本与人本 | 第12页 |
·执政为民 | 第12-15页 |
·执政为民的主体 | 第13页 |
·执政为民的客体 | 第13页 |
·执政为民的目的 | 第13-14页 |
·执政为民的条件 | 第14-15页 |
3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19页 |
·初建期——毛泽东时代 | 第15-16页 |
·开创期——邓小平时代 | 第16-17页 |
·确立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第17页 |
·发展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 第17-19页 |
4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科学依据 | 第19-24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执政为民的原则性要求 | 第19页 |
·党的执政为民理论对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刻影响 | 第19-20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0-21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第21-22页 |
·执政为民是现阶段中国国情的需要 | 第21页 |
·执政为民是中国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要求 | 第21-22页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对其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2-24页 |
5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主要内涵 | 第24-31页 |
·“民生思想”——民生才能国生 | 第24-25页 |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第24页 |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 第24-25页 |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 第25页 |
·“民本思想”——民本才能立国 | 第25-29页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第26-27页 |
·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 第27页 |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 | 第27-28页 |
·以反腐肃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 第28-29页 |
·“民强思想”——民强才能国强 | 第29-31页 |
·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第29页 |
·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29-30页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第30-31页 |
6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价值 | 第31-36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两大特点 | 第31-32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务实性 | 第31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中包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 | 第31-32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 | 第32-36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32-33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创新了党的执政为民理论 | 第33-34页 |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